即事

[唐代] 杜甫 [简体]

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雲浮日光。
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和香。
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
飛閣卷簾圖畫裏,虛無隻少對瀟湘。

標簽: 春天,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巫峽的暮春三月似乎要比其他地方長一些,上空的白雲隨風疾行,映著日光,很是明亮。
突然傳來雷聲,馬上就下起大雨,天地之間,高山群峰都籠罩在蒼茫雨中,大雨驟聚驟散,清新的空氣中馬上充滿了各種花香。
嬌弱的黃鶯遇到雷雨,驚恐翻回,棲止不定;而燕子就不同了,它冒雨勞作,迎風飛翔。


打開我窗前的卷簾,眼前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峽中的風景圖畫是壯麗的,山高水險,雷雨千峰,但還缺少瀟湘洞白的廣闊浩茫。

注釋
皛(xiǎo)皛:潔白明亮貌。
百和香:形容山野間花氣的濃鬱。
濕不妨:濕而不妨。
虛無:空曠平遠。仇兆鼇《杜詩詳注》:“空曠貌。”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早春,當時杜甫客居夔州(今重慶奉節)西閣。杜甫自大曆元年(766年)寓居夔州,到大曆三年(768年)出三峽,在夔州度過了不到兩年的安定生活。

參考資料:
1、張忠綱 孫微 編選.杜甫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279-280
賞析

舊時注釋家都稱讚此詩“寫景之妙”,清代的黃生說這首詩“可作暮春山居圖看”。

第一句,“暮春三月巫峽長”。自重慶奉節到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兩岸,層巒疊嶂,無處不峽,其中最險者稱“三峽”。晉代左思的《蜀都賦》中就寫道:“經三峽之崢嶸。”但曆代關於三峽的名稱的說法不一,如明月峽、黃牛峽也曾被列入三峽中,在杜詩中也有“三峽傳何處”的發問句。通常習慣上把瞿唐峽、巫峽和西陵峽稱為三峽。在三峽中,巫峽數長,所謂“巴東三峽巫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