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在時時黑,春歸處處青。
山深失小寺,湖盡得孤亭。
春著湖煙膩,晴搖野水光。
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陽。
譯文
剛下過一陣雨,旋即又陰雲漠漠,似乎在醞釀著另一陣雨。春回大地,處處一片青綠之色。
暮歸途中,回望山巒,隻見暮靄朦朧,不見日間所遊的小寺;信步走到湖的盡頭,忽然發現了一座孤亭。
春天來了,湖上繚繞著煙靄,帶有濃重的濕意;晴光照耀,野外的河流池塘,波光粼粼,搖蕩不已。
綠草剛經過一番春雨的衝洗,更顯得青翠欲滴;煙光凝聚的山頭,一派紫色,斜陽返照,增添了幾分色澤。
注釋
棲禪:棲禪山,在惠州(今屬廣東)。
雨在:大雨已過,陰雲未盡,似在醞釀著另一場雨。
湖:指豐湖,在惠州城西,棲禪山即在豐湖邊。盡:盡頭。
著:著落。這裏指春天來到。
仍:又,還。
這兩首詩題中所說的“棲禪”,是惠州的一座山。詩寫作者遊棲禪山暮歸時的所見景物。
第一首起句寫嶺南春天特有的氣侯景象:剛下過一陣雨,天色明亮了一些;但旋即又陰雲漠漠,在醞釀著另一陣雨。這變幻不定、時雨時停、時明時暗的天容和欲下未下的雨意,隻用一個白描句子,便真切形象地表現出來。“在”字是個句眼,卻顯得自然渾成,不見著意的痕跡。
次句“春歸處處青”,由天容寫到野色。“歸”既可指歸去,也可指歸來,這裏用後一義,傳出喜悅之情;綴以“處處青”三字,歡欣之情更溢於言表。作者《春歸》說:“東風定何物?所至輒蒼然。”“所至”句亦即“春歸處處青”的意思。不過《春歸》詩強調春風的作用,該篇則泛言春歸綠遍,暗示這種時下時停的春雨有滋潤萬物的作用。
這組詩作於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公元1112 年)。唐庚和蘇軾是同鄉,身世遭遇也有些相似,人稱“小東坡”。蘇軾曾謫居惠州數年,唐庚因受知於張商英,張商英罷相後他也被貶惠州多年。這組詩就是他貶惠州期間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