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孤帆 一作:歸帆)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譯文
樹葉飄落大雁飛向南方,北風蕭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就在彎曲的襄水邊,遠隔楚地天地雲海茫茫。
思鄉的眼淚在異鄉流盡,遙看天邊的歸來孤帆。
風煙迷離渡口又在何處,茫茫江水在夕陽下蕩漾。
注釋
木落:樹木的葉子落下來。雁南度:大雁南飛。南:一作“初”。
襄(xiāng)水曲(qū):在漢水的轉彎處。襄水,漢水流經襄陽(今屬湖北)境內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轉彎處,即河灣。襄:一作“湘”,又作“江”。曲:一作“上”。
楚雲端:長江中遊一帶雲的盡頭。雲:一作“山”。
鄉淚客中盡:思鄉眼淚已流盡,客旅生活無比辛酸。
孤:一作“歸”。
天際:天邊。一作“天外”。
這是一首抒情詩。根據詩的內容來看,大約是作者漫遊長江下遊時的作品。當時正是秋季、天卻相當寒冷。睹物傷情,不免想到故鄉,引起了思鄉之淚。再加以當時作者奔走於長江下遊各地,既為隱士,而又想求官;既羨慕田園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因而此詩流露的感情是相當複雜的。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第一聯是說,樹葉飄落,大雁飛向南方,北風蕭瑟,因而江上分外寒冷。第一聯是寫景。作者捕捉了當時帶有典型的事物,點名季節。木葉漸脫,北雁南飛,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單說秋,還不能表現出“寒”,作者又以“北風”呼嘯來渲染,自然使人覺得寒冷,這就點出了題目中的“早寒”。
公元727年孟浩然曾(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到長江下遊漫遊過一次,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至733年(開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吳越漫遊。這首詩當作於漫遊長江下遊時期的一個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