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鶴鳴

[先秦] 佚名 [简体]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標簽: 寫鳥,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遊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麵灌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幽幽沼澤仙鶴唳,鳴聲響亮上雲天。淺淺渚灘遊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麵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注釋
九皋:皋,沼澤地。九:虛數,言沼澤之多。
淵:深水,潭。
渚:水中小洲,此處當指水灘。
爰(yuán):於是。檀(tán):古書中稱檀的木很多,時無定指。常指豆科的黃檀,紫檀。
蘀(tuò):酸棗一類的灌木。一說“蘀”乃枯落的枝葉。
“它山”二句:利用其它山上的石頭可以錯琢器物。錯:礪石,可以打磨玉器。
榖(gǔ):樹木名,即楮樹,其樹皮可作造紙原料。

鑒賞

此詩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後兩章共用了四個比喻,語言也相似,隻是押韻不同。關於詩的主題,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毛詩序》認為是“誨(周)宣王也”,鄭箋補充說:“誨,教也,教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舉例證明魯詩、齊詩、韓詩都與毛詩觀點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詩集傳》則說:“此詩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陳善納誨之辭也。”認為這是一篇意在勸人為善的作品。

今人程俊英在《詩經譯注》祖毛、鄭舊說而加以發展,說:“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發招致人才為國所用的主張的詩,亦可稱為‘招隱詩’。”這種說法較易為今人所理解。

創作背景

對於此詩的背景,曆代學者有不同的說法。宋代朱熹《詩集傳》則認為這是一篇意在勸人為善的作品。方玉潤認為此詩是“諷宣王求賢山林也”。今人程俊英認為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發招致人才為國所用的主張的詩,亦可稱為‘招隱詩’。

參考資料:
1、薑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72-374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39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