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謝後,雙雙燕,飛來幾家庭戶。輕煙曉暝,湘水暮雲遙度,簾外餘寒未卷,共斜入、紅樓深處。相將占得雕梁,似約韶光留住。
堪舉。翩翩翠羽。楊柳岸,泥香半和梅雨。落花風軟,戲促亂紅飛舞。多少呢喃意緒。盡日向、流鶯分訴。還過短牆,誰會萬千言語。
小桃謝後,雙雙燕,飛來幾家庭戶。輕煙曉暝,湘水暮雲遙度,簾外餘寒未卷,共斜入、紅樓深處。相將占得雕梁,似約韶光留住。
堪舉。翩翩翠羽。楊柳岸,泥香半和梅雨。落花風軟,戲促亂紅飛舞。多少呢喃意緒。盡日向、流鶯分訴。還過短牆,誰會萬千言語。
⑴雙雙燕:調始見史達祖《梅溪集》,此調詠雙燕,即以為名,係史之自度曲。雙調,九十八字,上片九句五仄韻,下片十句七仄韻。
⑵雲:一本作“雨”。
⑶促:一本作“從”,一作“逐”。
⑷還:一本作“還又憐”。
此首詞與史達祖詞《雙雙燕·詠燕》略有不同,全詞九十六字(若下片未尾第二句作六字句式,則仍九十八字),上片一、二、三句兩詞不同。史詞首句是一、二、一句式,中間兩字相連;吳詞首句是二、二句式。二、三句,史詞是五、四句;吳詞是三、六句式。另史詞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三句都是第一字為領格字,宜用去聲,而吳詞無此例。
再則,兩詞都為詠燕,素材相同,但所詠角度不同:史詞開頭、結尾都作人事;吳詞卻純以擬人手法全篇詠燕不離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