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桃花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鬆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標簽: 詠物,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株盛開的桃樹,花枝斜垂在水麵上,因為被茂盛的鬆竹遮蔽,開放得晚一些。
若不是傾斜的夕陽透入林中,還沒辦法發下它,不過也隻有我這樣喜歡尋幽探勝的閑人,才會過來一探究竟。
可惜這棵桃花長得不是地方,就像出生寒門的人才容易被忽視,貧窮人家的女兒總是比常人要遲些才能出嫁。


可憐這桃花在這春意正濃的時候,快要凋零了也沒有享受到春光和遊人的賞識,今天機緣巧合被我發現,就折一枝回去欣賞。

注釋
亞:通“壓”。
無由見:沒有辦法看見。
寒地生材:這裏指出身寒門的人才。
校:通較,比較,較為。
春深:春意濃鬱。
白侍郎:白居易時為刑部侍郎。

賞析

這首詩借景言情,情因景生。正是晚放的“一樹紅桃”觸發了詩人的創作機緣,才使他生發出那麽深長的聯想與感慨。它不僅描繪了“春深欲落”的“晚開”桃花的冷清與孤寂,而且通過對桃花的憐惜和詠歎,抒發了詩人的珍愛人才之情。

“一樹紅桃椏拂池,竹遮鬆蔭晚開時”,先勾畫桃花灼灼盛開、綽約動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環境。滿樹桃花,紅豔似火,它的枝椏伸向池塘的水麵,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翠竹掩映,青 鬆遮蓋,它雖然遠離百花又開放得較晚,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個性。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於公元829年(唐宣宗大和三年)在長安作,是由桃花晚放連想到寒士易棄深深感歎之作。

參考資料:
1、謝思煒.白居易詩選:中華書局,200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