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譯文
茅舍庭院由於經常打掃,潔淨得沒有一絲青苔,花木規整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自栽種的。
庭院外一條小河環繞著大片碧綠的禾苗,兩座山峰仿佛要推開門,給主人送上滿山的青翠。
注釋
書:書寫,題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蘇南京)紫金山時的鄰居。
茅簷:茅屋簷下,這裏指庭院。淨:一說“靜”。
無苔:沒有青苔。
成畦(qí ):成壟成行。 畦:經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護田:這裏指護衛環繞著園田。
排闥(tà):開門。
闥:小門。
送青來:送來綠色。
這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前兩句寫楊家庭院之景,上句寫庭院的潔淨,下句寫庭院的秀美。後兩句寫楊家周圍的自然環境。本詩描寫湖陰先生庭院和環境之美,也讚揚了湖陰先生愛勤勞、愛潔淨、愛花木和熱愛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本詩的特點是熔寫景寫人於一爐。
前兩句是庭院之景,幹淨無苔是由於主人的“長掃”,“花木成畦”是由於主人的“自栽”,寫景又寫人。
後兩句寫自然環境之美,水“將綠繞”,山“送青來”,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現了主人愛好山水的情趣。描寫景物亦以表現人,寫景見人,人於景中,表現了客觀景物的美,又寫出了人的美,頗有一箭雙雕的感覺。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楊德逢,別號湖陰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時的鄰居和經常往來的朋友。半山園約落成於元豐二年至五年(公元1079年—公元1082年)之間,這首詩應當是元豐前期的作品。本首詩是其中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