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行

[唐代] 王建 [简体]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簷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
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複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
回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標簽: 樂府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鄉間農家歡欣鼓舞,喜樂自得,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連話語的音調也與平常不同。炎炎夏日,麥浪滾滾,夏糧豐收了。夏繭也豐收了,簷頭繰車索索作響,野蠶作繭無人收取,隻得自生自滅。一派豐收之景,但麥打成糧,蠶繭織成絹絲,鄉民卻無法自己享受這些勞動成果,而不得不把糧、絹的大部分送給官家繳納賦稅。

在這豐收的年景裏,他們並不指望打下的糧食自己吃,織好的絹自己穿,隻指望能免除到城裏賣黃犢,以繳納官府的橫斂就行了。鄉民們說自家並不計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認為隻要不進縣衙門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譯文及注釋二

譯文
看著眼前豐收的景象,男人們的話語裏充滿了喜悅,女人們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家家戶戶再也沒有怨言,說的話也和往常不一樣了。
雖然五月天氣炎熱,此時的麥風卻給人以清涼的感覺。在村中的屋簷下,婦女們正忙著用繰車繅絲,繰車上發出一陣陣傾細的聲音。
家蠶豐收,野蠶做的繭再也沒有人來收取,於是這些繭在樹上就變成了秋蛾,在樹葉間撲撲地飛舞著。


麥子收割以後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麥場上,絹布織成後一匹一匹地纏在軸上,農民們可以確認今年的收成已足夠繳納官府的賦稅了。
不指望還有入口的糧食,也不指望還有絹布剩下來做件衣服穿在身上,隻是暫且可以免除去前往城中賣掉自己的小黃牛了。
農民家庭的衣食實在談不上什麽好與壞,隻要家裏人不被捉進縣衙門,便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賞析

王建這首樂府體詩歌,對殘酷的封建壓迫作了無情的揭露。仲夏時節,農民麥、繭喜獲豐收,卻被官府劫一空,無法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隻能過著“衣食無厚薄”的悲慘生活。這首詩所反映的事實,應是中唐時期整個農民生活的縮影,相當具有典型性。全詩四換韻腳。依照韻腳的轉換,詩可分為四個層次。

前兩句為第一層,直接描寫鄉間農民的精神麵貌:“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這兩句寫平日寡歡少樂、愁眉苦臉的男男女女因為收成好而欣喜萬分,說話也溫和悅人。首句使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為隻有男子才歡欣地喊叫,隻有女子臉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實無論是男是女,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容顏,都顯露出喜樂自得的樣子,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連話語的音調也與平常不同。

創作背景

中唐時變租庸調法為兩稅法,名義上是為了糾正租庸調法賦斂繁重之弊,唐德宗甚至還有“兩稅外輒率一錢以枉法論”的詔令,實則兩稅法興,而橫征暴斂仍繁,各種莫名其妙的奉進、宣索一次次強加在農民身上。此詩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創作的。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43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