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衣

[先秦] 佚名 [简体]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親手做的,既舒適又美觀。
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親手做的,既舒適又溫暖。

注釋
七:虛數,言衣之多;一說七章之衣,諸侯的服飾。
子:第二人稱的尊稱、敬稱,此指製衣的人。
安:舒適。吉:美,善。
六:一說音路,六節衣。
燠(yù 玉):暖熱。

參考資料:
1、《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33頁
鑒賞

此詩與《秦風·無衣》題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卻完全兩樣。從字麵上看,似覺並無深意,但前人往往曲為之說,《毛詩序》雲:“《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並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雲:“曲沃桓叔之孫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釐王。王以武公為晉君,列於諸侯。此詩蓋述其請命之意”,“釐王果貪其寶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廢,是以誅討不加,而爵命行焉。

”(同上)這一說法今人多表示懷疑,如程俊英《詩經譯注》就認為“恐皆附會”。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背景,高亨《詩經今注》認為“有人賞賜或贈送作者一件衣服,作者作這首詩表示感謝”。有人根據詩意猜測,詩人可能是一個民間歌手,他本來有一位心靈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滿溫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從中來,因作此詩。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36-237
2、薑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