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維是褊心,是以為刺。
譯文
腳上這一雙夏天的破涼鞋,怎麽能走在滿地的寒霜上?可憐我這雙纖細瘦弱的手,又怎麽能替別人縫製衣裳?做完後還要提著衣帶衣領,恭候那女主人來試穿新裝。
女主人試穿後覺得很舒服,卻左轉身對我一點也不理,又自顧在頭上戴象牙簪子。正因為這女人心腸窄又壞,所以我要作詩把她狠狠刺。
注釋
糾糾:繚繚,纏繞,糾結交錯。葛屨(jù具):指夏天所穿葛繩編製的鞋。
摻摻(shān 山):同“纖纖”,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纖細。
要(yāo腰):衣的腰身,作動詞,縫好腰身。一說鈕襻。襋(jí及):衣領,作動詞,縫好衣領。
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提提(shí 時):同“媞媞”,安舒貌。⑤宛然:回轉貌。辟(bì 避):同“避”。
此詩雖然題為《葛屨》,實際上卻是寫了一個縫衣女奴為主人家縫製衣服所體現出的貧富不均。縫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滿,故作此詩而加諷刺。舊說如《毛詩序》雲:“《葛屨》,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而無德以將之。”朱熹《詩集傳》雲:“魏地陋隘,其俗儉嗇而褊急,故以葛屨履霜起興而刺其使女縫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
”方玉潤《詩經原始》雲:“夫履霜以葛屨,縫裳以女手,……以象揥之好人為而服之,則未免近於趨利,”“不惟嗇而又褊矣,故可刺。”這些說法都沒有抓住要害。
這首《魏風·葛屨》寫了一個縫衣女奴為主人家縫製衣服所體現出的貧富不均。縫衣女因受女主人的虐待而生不滿,故作此詩而加諷刺。《毛詩序》雲:“《葛屨》,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而無德以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