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邶風·旄丘

[先秦] 佚名 [简体]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為何蔓延那麽長!衛國諸臣叔伯啊,為何許久不相幫?
為何安處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為何等待這麽久?其中必定又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車出行不向東。衛國諸臣叔伯啊,你們不與我心同。
我們卑微又渺小,流離失所無依靠。衛國諸臣叔伯啊,充耳裝作不知道。

注釋
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旄(máo)丘:衛國地名,在澶州臨河東(今河南濮陽西南)。一說指前高後低的土山。
誕(yán):通“延”,延長。節:指葛藤的枝節。
叔伯:本為兄弟間的排行。此處稱高層統治者君臣。
多日:指拖延時日。
處: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動。
與:盟國;一說同“以”,原因。
何其:為什麽那樣。
以:同“與”。

鑒賞

此詩脈絡清晰,遞進有序,《詩經傳說匯纂》引朱公遷所謂“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諷之,四章直責之”,將其篇章結構說得清清楚楚。

詩一開頭,借物起興,既交代了地點和季節,也寫了等待救援時間之長。黎臣迫切渴望救援,常常登上旄丘,翹首等待援兵,但時序變遷,援兵遲遲不至,不免暗自奇怪。不過由於要借衛國救援收複祖國,心存奢望故而尚未產生怨恨之意。

第二章緊承上章“何多日兮”而來,用寬筆稍加頓挫,“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黎臣設身處地地去考慮衛國出兵緩慢的原因:或者是等待盟軍一同前往,或者是有其他緣故,暫時不能發兵;用賦法代為解說,曲盡人情。

創作背景

關於《邶風·旄丘》一詩的背景,曆來有多種說法。《毛詩序》及鄭箋等以為是黎臣責衛之作;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此篇與《邶風·式微》均是黎臣勸君歸國之作;現代學者一般認為是一些流亡到衛國的人,請求衛國的統治者來救助,但願望沒能實現,因此寫此詩表達他們失望的心情。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73-75
2、薑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