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隱隱,千裏雲峰千裏恨。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
山長水遠,遮斷行人東望眼。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
譯文
遠望淮山隱隱約約可見其影,連綿千裏的山巒承載著我千裏的悲恨。淮水浩渺悠遠,萬裏波濤寄托了我萬裏的愁思。
山長水遠,擋住了行人向東眺望的視線。舊恨新愁,麵對這晚春景象,不知該說些什麽,隻能默默垂淚。
注釋
淮山:指淮河兩岸所見山峰。隱隱:不明顯,不清晰。
淮水:指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東流經安徽,入江蘇洪澤湖。悠悠:遙遠。
煙波:霧氣迷蒙的水坡
東望:詞人被擄北上,所以向東眺望故鄉。
恨舊愁新:即舊恨新愁,指對金人統治者的恨,對自己艱難處艱的愁。
本首詞中記錄了女主人的不幸遭遇和對祖國的依戀之情。上片寫被擄北去時告別故土的沉痛心情,下片寫對故鄉的眷戀以及對敵人的仇恨。整首詞的抒情哀婉真摯,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動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
詞的上闕,寫她被擄北去,不得不離別故鄉山河時的沉痛心情。
上闋四句,一山一水,兩兩相對,可以說是一副十分工整的對聯,在詞作中,它又是不很常見的隔句對。“雲峰”、“煙波”,既寫山高水闊,又寫出春天雨多雲多的景象,再加上作者心傷情苦,淚眼朦朧,因此山河呈現出一片迷茫的景象。“雲峰”前冠以“千裏”,“煙波”前冠以“萬頃”,寫出了祖國的河山壯麗,暗示作者對它的深情。
這首詩是作者在金興定末(公元1222年左右)金人南侵,被掠北去時,題於旅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