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誌

[明代] 唐寅 [简体]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不像道士那樣去煉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樣去坐禪;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農夫去耕田。
空閑的時候我就畫一些畫去賣,不用那些來路不正的錢。

注釋
金丹:古代方士用黃金、丹砂等煉成的藥物。坐禪:指佛家教徒靜坐潛修領悟教義。
商賈(gǔ):經商。耕田:務農。
寫就青山:繪畫。
造孽錢:“造孽”本作“造業”,乃佛教用語,即要遭報應的作惡。“造孽錢”即來路不正的錢。

創作背景

唐伯虎於公元1499年(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因參與泄題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實,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殺,不能再辱”,斷然予以拒絕回家。回到家裏,卻遭到了家人的白眼,為此唐伯虎與兄弟分家。於是在唐伯虎後半生二十餘年時光,雖然功名未就,但自適的誌趣,賣書畫為生的生活方式,給他帶來了人格的獨立,故有感做此詩向世人言誌。

參考資料:
1、張企榮.《中國詩歌故事大全 (下冊)》: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671頁
賞析

此詩描寫了作者心中淡泊名利、專事自由讀書賣畫生涯之誌。詩中平鋪直述,開門見山不僅表明出唐寅自命清高的處世態度,還反映出他那不羈的性格。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前二句一連用了四個“不”,寫詩人在摒棄功名利祿之後的有所不為。“不煉金丹不坐禪”,即不學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個不肯趨炎附勢,但又並不放棄世俗生活快樂的漂泊者,讀者對他“高樓大叫秋觴月,深幄微酣夜擁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對其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那點精神是應予肯定的。“不煉金丹不坐禪”,大有“子不語怪力亂神”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