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箏

[唐代] 李端 [简体]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粟軸的古箏發出優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

注釋
聽箏:彈奏箏曲。
金粟:古也稱桂為金粟,這裏當是指弦軸之細而精美。
柱:定弦調音的短軸。
素手:指彈箏女子纖細潔白的手。
玉房:指玉製的箏枕。房,箏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國時吳將周瑜。他二十四歲為大將,時人稱其為“周郎”。他精通音樂,聽人奏錯曲時,即使喝得半醉,也會轉過頭看一下奏者。當時人稱:“曲有誤,周郎顧。”
拂弦:撥動琴弦。

賞析

這首小詩輕捷灑脫,寥寥數語,就在讀者麵前展示了一幅線條流暢,動態鮮明的舞台人物速寫圖。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詩的一二句寫彈箏的女子纖手撥箏,正處於彈奏狀態。箏是一種弦樂器。從唐詩中所描寫的箏來看,箏是十三根弦,如:“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弦裏一時愁”(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大艑高船一百尺,清聲促柱十三弦”(劉禹錫《夜聞商人船中箏》)。此詩是速寫,當然必須抓住最能突出主題的部分。最引人注目的,首先便是彈箏者手中正在撥弄的樂器,特別是那絢麗華美,閃爍著點點金色光斑的弦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