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堂堂大元

[元代] 佚名 [简体]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標簽: 憂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堂堂大元朝,貪官汙吏當權。河水泛濫成災,新鈔大量印造,貨幣迅速貶值,民不聊生,引起了紅巾軍千萬人起義。苛捐雜稅繁雜苛刻,刑法太重,百姓怨聲載道。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錢換錢,什麽時候見過這種情形?奸人做了官,做官的又都是貪官汙吏,賢明的人得不到重用。悲哀啊真是可憐!

注釋
堂堂大元:此曲見元末明初人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二。原注雲:“《醉太平》小令一闕,不知誰所造。自京帥至江南,人人能道之。”堂堂,氣象宏大莊嚴。
奸佞:巧言諂媚的壞人。指元末丞相托托、參議賈魯等人。
開河:《續資治通鑒》記載:“至正十年(1330)十二月,右丞相托克托(即托托)慨然有誌於事功。時河決五年不能塞……托克托請躬任其事,帝嘉納之。

創作背景

元朝末年,奸佞當權,朝政極端腐敗。至正十一年(1351年)下令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黃河兩岸農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到工地上又橫遭監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糧,個個無比憤怒。於是,“開河”和“變鈔”就成為農民大起義的導火線,導致了紅巾軍起義的爆發。

簡析

批判現實主義,從詞牌開始就是在痛罵當權者,醉太平,粉飾太平罷了,社會矛盾如此尖銳,朝廷還紙醉金迷,難怪元朝90年就滅亡了。

堂堂濫大元朝,一幫奸佞小人當權,從開河換取錢財開始就是禍害濫根源,惹得紅巾軍造反,(紅巾軍好像是朱元璋參加濫那支武裝,後來做大了,就不多說了),法令又濫又重,弄得四海之內怨聲載道。窮濫人就差吃人,有錢人能更有錢,那朝那代有這種現狀。官賊一體,苦到最後濫還是老百姓。

通篇在控訴社會現實,但更有些像戰鬥檄文,號召被壓迫在最底層濫廣大受苦群眾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