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
龍伯驅風不敢上,百川噴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請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棹磨霜齒。
神椎鑿石塞神潭,白馬參覃赤塵起。
公乎躍馬揚玉鞭,滅沒高蹄日千裏。
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
龍伯驅風不敢上,百川噴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請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棹磨霜齒。
神椎鑿石塞神潭,白馬參覃赤塵起。
公乎躍馬揚玉鞭,滅沒高蹄日千裏。
谹谹:一作“肱肱”。
二十三:一作“二十五”
勿:一作“莫”。
參覃:這兩字原來的寫法都是在左邊再加“走”字旁,音zàntán。因字庫裏沒有這兩字,這裏以其右偏旁代替。
《全唐詩》中,此詩題下注:一作“公無渡河”。
據《樂府詩集》:“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聲甚淒愴,曲終亦投河而死。”這首《公無渡河》歌的主題,乃是瘋狂與死亡。在講求中庸的中國文化裏,如此明確的以瘋狂與死亡為審美對像的,格外使人顫栗。波濤在前,命運已定,前進就是死亡,卻依然蹈死而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