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歎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譯文
我年輕的時候帶著一萬多的士兵、精銳的騎兵們渡過長江時。金人的士兵晚上在準備著箭袋,而我們漢人的軍隊一大早向敵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憶著往事,感歎如今的自己,春風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長達幾萬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東邊的人家換換種樹的書吧。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
少年時事:年輕時期的事情。
壯歲旌旗擁萬夫:指作者領導起義軍抗金事,當時正二十歲出頭。他在《進美芹十論子》裏說:“臣嚐鳩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與圖恢複,共藉兵二十五萬,納款於朝。”壯歲:少壯之時。
錦襜(chān)突騎渡江初:指作者南歸前統帥部隊和敵人戰鬥之事。錦襜突騎:穿錦繡短衣的快速騎兵。襜:戰袍。衣蔽前曰“襜”。
這首詞的上片寫的是作者青年時期那段傳奇般的出色經曆。“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上句寫作者年青時參加領導抗金義軍,曾率領過上萬人的隊伍;下句寫自己率領精銳錦衣騎兵渡江南來。“錦襜突騎”,即穿錦繡短衣的快速騎兵。“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仆姑。”具體描寫南奔時突破金兵防線,和金兵戰鬥的場麵:金兵晚上準備箭筒,修築工事,而宋兵拂曉便發起了進攻。燕兵,指金兵。
“夜娖銀胡觮”,夜裏整理兵器(準備天明的戰鬥),側麵說明義軍進兵神速,出其不意。娖,通“捉”;胡觮,箭袋。一說,枕著銀胡觮而細聽之意。娖,謹慎貌;胡觮是一種用皮製成的測聽器,軍士枕著它,可以測聽三十裏內外的人馬聲響,見《通典》。兩說皆可通,今取前說。“漢箭”句,指義軍用箭攻擊金人。金仆姑,箭名,見《左傳·莊公十一年》。
辛棄疾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因進行練兵籌餉的活動,常被彈劾,罷官家居江西的上饒、鉛山,也接近二十年。他處處受到投降派的掣肘,報效國家的壯誌難酬。這首詞是他晚年家居時,碰到客人和他談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從青年到晚年的經曆而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