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笛引鄉淚,秋冰鳴馬蹄。
一身虜雲外,萬裏胡天西。
終日見征戰,連年聞鼓鼙。
故山在何處,昨日夢清溪。
譯文
破曉的笛聲催下我思鄉的淚滴,秋日的冰水響過了奔馳的馬蹄,
我孤單一人置身於西北的塞外,幾萬裏途程我處在遙遠的天西。
終日裏隻見邊塞上不斷的征戰,連年來隻聽軍隊中戰鼓的敲擊;
親愛的家鄉你如今究竟在何處?昨日的夢中我又回故鄉的清溪!
注釋
焉耆(yān qí):指焉耆都護府,為安西四鎮所轄都護府之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西南。終南別業:指岑參在長安東南終南山所居住的高冠別業。別業,即別墅。
曉笛:清晨羌笛吹奏之聲。
秋冰:胡塞屬高寒地帶,入冬早,故雖秋日業已結冰。
虜(lǔ):對西北邊地的蔑稱。
鼓鼙(pí):戰鼓,這裏指征戰之事。鼙,鼓的一種。
故山:指岑參隱居的終南山。
清溪:指終南山的小溪流。
這首五律是詩人塞外旅途中的調鄉之作,它以蒼涼的格調,傾訴了自己對家鄉的眷戀。
那是一個邊地的拂曉,深秋的塞外,天氣寒涼,詩人又跨上戰馬,踏著秋日的冰水出發了。晨風送來瑚婉的笛聲,這笛聲不由引起詩人對故鄉的調念,兩行熱淚滾滾流下。詩歌就從這裏開頭。“曉笛”,“秋冰”,“馬蹄”,交織成一幅單純而又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塞外秋曉行旅圖,點示出“早發”之意。而這種蒼涼的意境中,透露出獨處異地的鄉思,這便是首句的“鄉淚”,從而暗示出“調”字。
天寶八載(749),岑參為右威衛錄事參軍,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此詩當為詩人於天寶九載秋天行役於焉耆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