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 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塚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誌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複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製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傳漢爵,或地協周親,或膺重寄於爪牙,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勳,無廢舊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移檄州郡,鹹使知聞。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那個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個溫和善良之輩,而且出身卑下。當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機會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後來,不顧倫常與太子(唐高宗李治)關係曖昧。隱瞞先帝曾對她的寵幸,謀求取得在宮中專寵的地位。選入宮裏的妃嬪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個都不放過;她偏偏善於賣弄風情,象狐狸精那樣迷住了皇上。終於穿著華麗的禮服,登上皇後的寶座,把君王推到亂倫的醜惡境地。

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腸,凶殘成性,親近奸佞,殘害忠良,殺戮兄姊,謀殺君王,毒死母親。這種人為天神凡人所痛恨,為天地所不容。她還包藏禍心,圖謀奪取帝位。皇上的愛子,被幽禁在冷宮裏;而她的親屬黨羽,卻委派以重要的職位。嗚呼!霍光這樣忠貞的重臣,再也不見出現了;劉章那樣強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皇孫”歌謠的出現,人們都知道漢朝的皇統將要窮盡了;孽龍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宮庭裏,標誌著夏後氏王朝快要衰亡了。

創作背景

光宅元年(684),武則天廢中宗李顯,另立李旦為帝,自己臨朝稱製;正想進一步登位稱帝,建立大周王朝,李敬業,以已故太子李賢為號召,在揚州起兵,建立匡複府。駱賓王被羅致入幕府,為藝文令,軍中的書檄,均出自他的手筆,此文即作於此時。

參考資料:
1、鍾基,李先銀,王身剛 .古文觀止 :中華書局 ,2009 .
賞析

藝術價值

作為軍用文書的檄文,本篇確實達到了“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文心雕龍·檄移》)的要求。首段曆數武氏罪惡昭彰,警醒李唐社稷麵臨生死存亡之秋,為興兵討武鋪墊了充足的理由,可謂“事昭而理辨”;次段接寫敬業舉義之名正言順和兵威強盛之必勝無疑,可謂氣盛京藩,文武響應,示之以大義,動之以刑賞,更是理直氣壯,慷慨果斷。

首段分兩層:先曆數武氏之罪不容誅,緊扣首句一個”偽”字(篡位不合法、非正統)。第二層先以呼籲領起,前兩段感歎王佐之臣已被殺盡,譏刺現有朝臣中再無霍光、劉章那樣輔佐;以漢成帝後趙飛燕,周幽王褒擬為喻,直斥武後是亡國滅君的禍根,說明李唐社稷危在旦夕。為下段寫興兵討武、匡扶唐室刻不容緩,做了有力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