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裏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簷夜雨聲。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二月二日這一天春遊到江上,春風和暢陽光送暖樂曲悠揚。
花蕊如須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黃蜂盤旋飛舞情意更長。
客居萬裏之外常思回歸故裏,柳伶鄭處供職已有三年時光。
江上的新灘不理解我的心意,風吹雨打屋簷似的嘩嘩作響。

注釋
二月二日:蜀地風俗,二月二日為踏青節。
東風:春風。笙:一日管樂器。它是用若幹根裝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氣管裝在一個鍋形的座子上製成的。
花須:花蕊,因花蕊細長如須,所以稱為花須。柳眼:柳葉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所以稱為柳眼。無賴:本指人多詐狡獪,這裏形容花柳都在任意地生長,從而撩起遊人的羈愁。
元亮井:這裏指故裏。元亮,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字。

賞析

詩的首句“二月二日江上行 ”,點明踏青節江上春遊。次句“東風日暖聞吹笙 ”,寫江行遊春的最初感覺和印象。和煦的東風,溫暖的旭日,都散發著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聲,也似乎帶著春回大地的暖意。笙簧畏潮濕,天寒吹久則聲澀不揚,須以微火香料暖笙。東風日暖,笙自然也簧暖而聲清了。“聞吹笙”和“東風日暖”分別從聽覺和感覺寫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處是暖洋洋的春意。

頷聯“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寫江上春色。如果說首聯還是描寫剛接觸外界事物時一種自然的感受,這一聯則是有意尋春、賞春了。花、柳、蜂、蝶,都是春天最常見的事物,是春天生命與活力的標誌,紅(花)、綠(柳)、黃、紫,更寫出了春天絢爛色彩。但這一聯不僅抒寫詩人對美麗春色的流連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觸動的傷感。“無賴”即“ 無心”,與“有情”相對。

創作背景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李商隱的妻子王氏亡故。為了謀生,他不得不應東川節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節度書記,,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後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幕府生涯。此詩應作於公元854(大中八年)年,即詩人在抑幕的第三年。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155-1156 .
2、尚作恩 等 .晚唐詩譯釋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7 :7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