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二首·其一

[唐代] 杜牧 [简体]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標簽: 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十三四歲的少女姿態嫋娜,舉止輕盈美好,就像二月裏含苞待放,初現梢頭的豆蔻花。
十裏揚州路的春風駘蕩,珠簾翠幕中的佳人姝麗沒有比得上她。

注釋
娉娉嫋嫋:形容女子體態輕盈美好。十三餘:言其年齡。
豆蔻:據《本草》載,豆蔻花生於葉間,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常以比喻處女。
“春風二句”:說繁華的揚州城中,十裏長街上有多少歌樓舞榭,珠簾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麗,但都不如這位少女美麗動人。

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從同題另一首(“多情卻似總無情”)看,彼此感情相當深摯。不過那一首詩重在“惜別”,這一首卻重在讚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

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嫋嫋”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十三餘”則是女子的芳齡。七個字中既無一個人稱,也不沾一個名詞,卻能給人以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全詩正麵描述女子美麗的隻有這一句話。就這一句還避實就虛,其造句真算得空靈入妙。第二句不再寫女子,轉而寫春花,顯然是將花比女子。“豆蔻”產於南方,其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穗頭深紅,葉漸展開,花漸放出,顏色稍淡。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當時作者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禦史,離揚州奔赴長安,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出版社.唐詩鑒賞大典(十一):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