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
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
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
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譯文
一日不作詩,自己的心就如同那廢棄的水井一樣幹枯。
筆硯好似那汲水轆轤,作詩時的吟詠就像那將水從井中提上來的告訴繩索。
雖然每日都思緒翻飛不停作詩,仍然可以作出新的清冷詩句。
這首詩是想告訴誌同道合的朋友,作詩乃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辛苦事。
注釋
轆轤:用手動絞車牽引水桶自井中汲水的提水工具。
縻綆:繩索。 陳三立《江行雜感》詩之一:“中宵鐙火輝,有涕如縻綆。”
同懷人:即誌同道合之人。
這首詩首聯“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直接指出一口井如果沒有了水,固然是廢井;倘若有水而無人汲,也依然是廢井。詩人從這個角度比喻作詩。頷聯“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中的“筆硯”、“吟詠”互文見義,皆指創作活動。轆轤是汲取井水的起重裝置,即在井上樹立支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的軸,軸上繞繩索,係上水桶,搖轉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汲取井水。
縻綆即井繩,與前轆轤意思相同,都是借汲水的過程,喻指作詩時思緒飛動的狀態。那麽,既然天天要作詩,詩思會不會枯竭呢。作者認為不會,正如從井裏汲水一樣,雖然每天都汲,可是“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給人的感覺仍是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