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賦

[南北朝] 江淹 [简体]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於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

若乃趙王既虜,遷於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豔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係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台稍遠,關山無極。搖風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雲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裏。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顧弄稚子。脫略公卿,跌宕文史。 齎誌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雲無光。鬱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暘。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風汩起,血下沾衿。亦複含酸茹歎,銷落湮沉。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裏。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色連天,平原萬裏。
這裏是古戰場的殘跡。放眼望去,隻有那纏繞著屍骨的蔓草和那陰森的枯木。它如同一座收斂魂魄的地獄,淒涼,蕭索。如果人生已經走到這一步,又怎能知曉天道安在?
滿目孤愁,心懷萬般傷痛,腦海中仿佛又憶起隨時間遠去的亡靈。想那孤壘荒涼,危亭曠望,有多少人終因飲恨餘生而心死神傷?
秦始皇舉起手中的劍指向東方,而九國聯軍的百萬雄師也已經舉兵西進。


諸侯征戰數百年,天地旋轉,日月無光。最終秦皇削平了天下,而所有異國的文明也都隨著刀光劍影化為碎片,流向虛空。
依仗華山之險為城,紫淵之深為池,平定天下的雄圖大業已經完成,而殘暴的本性終究沒有改變。架起黿作為梁木,又流放了百萬人民作為開邊的士兵。

藝術成就

江淹是中國曆史上南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恨賦》是他最為膾炙人口的名作。《恨賦》主要寫的是人生命短暫、飲恨而終的感慨;賦作通過各種不同的藝術形象來表達心願不能實現的現實性以及對此至死不悟的悲哀。在寫作手法上,江淹運用其高超的概括能力,通過列舉多個不同類型的曆史人物來進行典型性概括,其目的是要通過典型表現一般。

雖然賦作中列舉的各個人物的苦衷各不相同,但最終卻還是通過他們表達出了一種人們的普遍情感,這也是人們讚頌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

分析

試望平原

第一部分,這部分就是賦作第一段: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於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這一段意思是:眺望原野,雜草纏繞屍骨,大樹聚斂魂魄。人生到了這種境地,難道還有什麽吉凶禍福可言嗎?我本來就是個含恨之人,看到這種情景,便抑製不住心中的驚懼,因此更想到古時那些飲恨而死的人。這段是開篇序言,作者直接點出主題,一開篇就給人一種十分蒼涼悲憤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