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裏萬裏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譯文
邊塞的野草啊,邊塞的野草!野草枯盡,戍邊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後放睛,千裏萬裏處處月明。明月啊,明月!遠處傳來胡笳一聲,令人悲苦愁絕。
注釋
調笑令:詞牌名。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曰:“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自注:“拋打曲有《調笑令》,飲酒曲有《卷白波》。”詞調名蓋本唐曲。此調為單調,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聲韻,其餘各句均押仄聲韻。其中第二句疊用第一句,第七句疊用第六句,第六句顛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邊草:邊塞之草。此草秋天幹枯變白,為牛馬所食。
盡:死。
雪晴:下過大雪後放晴。
這是一首反映邊地戍卒思歸情緒的小令,這類題材在唐詩中多得不可勝計,但在詞中卻很少見。盛唐時代的詩人們都向往到邊塞建功立業,所以岑參等人筆下的邊塞風光無比壯麗,充滿樂觀的情調。但到了中唐時代,情況不同了,李益的邊塞詩就有一種淒涼的氣氛,不少詩篇描寫邊地戍卒的思鄉懷歸和哀怨情緒。戴叔倫此詞所寫也是這種思想情緒,但寫得非常含蓄深沉。
開頭“邊草”兩字重疊,固是詞調格律的要求,而在這裏使人聯想到一望無際的草原,顯示出空間的寥闊,同時點明邊塞的地理環境,渲染了荒涼的氣氛。接著“邊草盡來兵老”一句,寫時間之悠長。邊草一次次從生長到枯萎,戍卒年年盼歸,從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盡”烘托“兵老”,還暗寓著統治者把戍卒當作“邊草”一樣看待的意思,表現出作者對統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責和抗議,寄托著對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盛唐、中唐時代,北部、西北部邊疆與異族的戰爭接連不斷,邊塞生活、邊兵情懷就成為詩詞中的常見題材。這首邊塞詞就抒寫了久戍邊陲的士兵冬夜對月思鄉望歸的心情。
開頭三句以邊草起興,感歎長期在邊關征戰的兵士的命運如同邊草。邊草就是邊地的白草,據《漢書·西域傳》顏師古注,謂白草“幹熟時正白色,牛馬所嗜也。”王先謙補注謂白草“冬枯而不萎,性至堅韌。”這種草在秋天開始變白,冬天枯幹。士兵征戰邊關,春去冬來,年複一年,歸期渺茫。他們望斷邊草漸漸變白枯幹,深感青春消逝,年華老去,在這僻遠廣漠的邊地,更勾起了濃重的鄉思。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唐朝時期,政府在邊地設立都護府,管理邊地事務。很多士兵駐紮在邊地,邊地戰事不斷,士兵生活悲苦。這首詞是作者為了表達邊塞士兵渴望回歸故鄉的願望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