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譯文
轉回車子駕駛向遠方,路途遙遠,長途跋涉,難以到達。
一路上四野茫茫無邊無際,陣陣春風吹綠百草。
眼前看到的都不是過去的事物,人怎麽能夠不迅速衰老?
人生的盛衰各有不同的時間,隻恨建立功名的機會來得太遲。
人的生命不如金石般堅固,哪裏能夠長生不老?
倏忽之間生命就衰老死亡了,隻有好的美名才是真正的寶藏。
注釋
回:轉也。駕:象聲詞。言:語助詞。邁:遠行也。一說喻聲音悠長。
悠悠:遠而未至之貌。涉長道:猶言“曆長道”。
這是一首通過對客觀景物榮枯更替的描寫,來抒發因人生短暫,所以人應“立身”宜早,應以“榮名”為寶的說理詩;同時也是一首抒寫仕宦雖有建樹但又並不十分得意的士子對人生的感悟和自勵自警的詩。全詩共十二句,可分作兩層。前六句為笫一層,寫詩人由敘事寫景引發出對人生的聯想和感慨;後六句為第二層,寫詩人繼續抒發自己對人生的議論和感慨。
此詩情文並茂,富含哲理,其藝術風格質樸自然,行文如行雲流水,但又不淺露,而是餘味曲包,耐人尋味。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這兩句是說,調轉車頭我駕著車子開始遠行,路途遙遠不知何時才能到達。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這兩句是說,抬頭四顧,但見原野茫茫,春風吹拂搖動著原野上無邊的青草。
《回車駕言邁》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古詩十九首》的時代和作者向來是漢魏文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各種觀點異彩紛呈。今人一般認為它並不是一時一人之作,它所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此詩當為作者因感慨人生苦短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