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竹樹無聲或有聲,霏霏漠漠散還凝。
嶺梅謝後重妝蕊,岩水鋪來卻結冰。
牢係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好將膏雨同功力,鬆徑莓苔又一層。

標簽: 春天,寫雪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雪花打在竹叢和樹枝上,不時發出沙沙響聲;濃密的雪片從空中飄落下來,聚集在地麵上。
嶺頭的梅花已經凋謝,現在又好像重新開放了;山岩積雪融化後的流水,卻又結成寒冰。
要把馴養的小鹿栓牢,嚴防它們亂跑而被雪天打獵的人捉去;將煮茶的壺水添滿,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嚐、吟詩。
可以將春雪同春雨的功勞相比;春雪過後,鬆間小路上的莓苔,將會更加濃密。

注釋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無聲。 散:飄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結、凝聚,指飄落後的雪。
重妝蕊:指雪凝結在花謝後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開放了一樣。
岩水:山岩積雪融化後的流水。
鹿兒:馴養的小鹿。 獵客:打獵的人。
鼎:古時一種炊器,多為三足兩耳的青銅製品。 僧:和尚。
膏雨:滋潤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勞。
莓:植物名,果實小,花托球形。

賞析

這首詠雪詩,緊扣詩題中的“春日"、“山中"描繪,點明了時間地點與環境狀況,形成了一幅別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圖。

首聯第一句寫春雪落竹叢,“無聲”之中仿佛“有聲",把春雪的那種溫柔,纏綿和細密,寫的惟妙惟肖,韻昧很濃。首聯第二句寫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態,把雪花密而無聲的那種狀態寫的十分逼真,“散”和“凝”這一組反義詞同時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從狀態上突出了雪花“似鬆非鬆,似散非散”的特點,矛盾而又統一,這樣的雪才富有特色。

創作背景

詩人身處唐末亂世,社會動蕩。王室的生活則越來越奢侈糜。.百姓們處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境地。詩人一生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對勞動人民和現實生活有廣泛的接觸。他作此詩,實際上是借此鄉村美景,反襯亂世不平,從中可以品味出詩人對下層人民的關注和同情。

參考資料:
1、葉森槐.杜荀鶴詩選:黃山書社,1988年: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