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唐代] 岑參 [简体]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
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
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君從萬裏使,聞已到瓜州。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片雲吹過城頭,黃鶯飛上了戍樓。
塞花飄灑客子的淚水,邊柳牽掛行人的鄉愁。
長了白發對著明鏡悲歎,可惜青春隻換來了破裘。
此次您又承當了遠行萬裏的使命,聽說現在已經到了瓜州。

注釋
武威:一作“武城”。武威即涼州。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肅武威。晉昌:即瓜州,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晉昌郡,治所在今甘肅安西東南。
岸雨:一作“片雨”。
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塞:邊塞。客淚:離鄉遊子的眼淚。
敝裘(bìqiú):破舊的皮衣。敝:破損;裘:用毛皮製成的禦寒衣服。
瓜州:即晉昌(今甘肅敦煌)。

鑒賞

這是岑參一首很特別的詩,和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有些相似,但所蘊含的情感要豐富和複雜得多。李詩隻是表達了對朋友的關切之情,而岑參既有對朋友的關心之情,更多的是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春暮點出了時節,武威和晉昌交代了地點。武威是詩人自己的所在地,晉昌是詩人朋友宇文判官出使返回到達之地。“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則指出是聽說朋友出使西域返回。

首聯“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寫邊塞登樓所見之景:岸雨飄過城頭之後帶來的漫天大雨,從這雨就告訴讀者這邊塞環境之苦之惡劣,而一隻美麗的黃鸝鳥飛上了戍樓躲雨。這隻黃鸝成了這環境惡劣的邊塞城樓的一抹亮色,似乎也傳達的詩人內心的某種溫情。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而在首聯,詩人的情感含而未發,並未明言,似有一絲蒼涼,更有一縷溫情蘊含其中,彰顯含蓄之美。

創作背景

宇文判官與岑參同為高仙芝的僚屬,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高仙芝改授河西節度使,他們一起回到姑臧,不久宇文判官又出使安西。出於對這位朋友的信任和懷念,岑參在姑臧聽說他已回到晉昌時,即作此詩向老朋友傾訴自己的心事。

參考資料:
1、謝楚發.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