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裏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譯文
錦江有一位先生頭戴黑色方巾,他的園子裏,每年可收許多的芋頭和板栗,不能算是窮人。
他家常有賓客來,孩子們都習慣了,總是樂嗬嗬的,鳥雀也常常在台階上覓食,它們已被馴服了。
秋天錦江裏的水深不過四五尺,野渡的船隻能容下兩三個人。
天色已晚,江邊的白沙灘,翠綠的竹林漸漸籠罩在夜色中,錦裏先生把我們送出柴門,此時一輪明月剛剛升起。
注釋
南鄰:指杜甫草堂南鄰朱山人。
錦裏:錦裏:指錦江附近的地方。角巾:四方有角的頭巾。
芋粟:芋頭,板栗。
賓客:一作“門戶”。
階除:指台階和門前庭院。
深:一作“添”。
航:小船。一作“艇”。
村:一作“山”。暮:一作“路”。
對:一作“送”。柴門:一作“籬南”。
此詩作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時期。在成都,作者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遠,有位錦裏先生,杜甫稱之為“南鄰”(朱山人)。月夜,朱山人送作者離開。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以後,杜甫寫了這首《南鄰》詩。
《南鄰》是用兩幅畫麵組成的一道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前半篇展現出來的是一幅山莊訪隱圖。
杜甫到人家作客,詩先寫這家人家給予杜甫的印象。詩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山人;進門是個園子,園裏種了不少的芋頭;栗子也都熟了。說“未全貧”,則這家境況並不富裕。可是從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個安貧樂道之士,很滿足於這種樸素的田園生活。說起山人,人們總會聯想到隱士的許多怪脾氣,但這位山人卻不是這樣。進了庭院,兒童笑語相迎。原來這家時常有人來往,連孩子們都很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