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楚山最高頂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
石壁疑削成,眾山比全低。
晴明試登陟,目極無端倪。
雲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
暝還歸騎下,蘿月映深溪。

標簽: 寫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觀山水重在形勢之勝,襄陽之美超過會稽。
隻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從未來攀陟。
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眾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朗的日子一經登上同頂,極目遠眺果然無邊無際。
雲夢澤隻有手掌一樣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撲朔迷離。
黃昏後騎馬下山歸來,透過藤蘿明月映在深溪裏。

注釋
望楚山:在湖北寰陽。傳說周時,秦與齊、韓、魏攻楚,曾登此山以望楚,故名。
形勝:優美的風景。
會(kuài)稽(jī):地名,秦置會稽郡,治所在吳縣,地當在今江蘇東南部及浙江西部。隋開皇九年(589)析山陰縣置會稽縣,唐因之。
攀躋(jī):攀登。
登陟(zhì):登上。
端倪:邊際,頭緒。
雲夢:澤名。
武陵:此處當代指桃花源。
蘿月:藤蘿間的明月。

賞析

詩以議論發端。開始兩句說,要論山水的優美,襄陽遠遠勝過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會稽是古代越國的都城,以山水秀麗著稱。孟浩然剛從越地而歸,拿襄陽山水與會稽比較,是很自然的。前二句傳達出山是故鄉美的熱愛故鄉之情。筆鋒一轉,詩人的筆落在望楚山上。孟浩然喜愛遊覽,一生踏遍了襄陽的山山水水,這座望楚山卻一直沒有登覽過。寫未登望楚山,是為了下文寫登望楚山。這樣寫是突出望楚山在詩人心中的地位。

五六句寫遠望望楚山。望楚山的石崖像刀劈那樣陡峭,周圍的山都伏在望楚山腳下。詩前句用比喻,後句用比較,表現望楚山的陡和高。七句到十句寫登望楚山。在晴朗的天氣裏登上望楚山,極目遠眺,一直看到天的盡頭。從看得遠寫望楚山的高,這是從虛處落筆,讓讀者充分發揮想象,後兩句再從實處寫。極目南望,巨大的雲夢澤隻有巴掌大小,而桃花源隱在迷迷蒙蒙的花中。雲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湖泊,橫於大江南北,方圓九百裏。

創作背景

開元二十年(732),詩人遊吳越回襄陽,不久,他登覽了襄陽城南的望楚山。環目四顧,一股對家鄉的讚美之情油然升起,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孟浩然著.孟浩然詩選: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5:第43-44頁
2、何大華,王澤時策劃;凡夫撰文;周解民繪畫.詩畫襄陽:珠江文藝出版社,2010.09:第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