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行

[唐代] 王維 [简体]

十裏一走馬,五裏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標簽: 邊塞,戰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告急的軍使躍馬揚鞭,十裏又十裏縱馬飛馳,五裏又五裏不斷揚鞭。
西北都護府的軍使傳來了加急的軍書,匈奴的軍隊已經圍困西域重鎮酒泉。
要玩邊關的山嶽原野,卻隻見漫天飛雪,不見烽火煙。

注釋
隴西行:樂府古題,又名“步出夏門行”,屬《相和歌·瑟調曲》。隴西,隴山之西,在今甘肅省隴西縣以東。
都護:官名。漢代設置西域都護,唐代設置六大都護府以統轄西域諸國。
匈奴:這裏泛指中國北部和西部的少數民族。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東北。
關山:泛指邊關的山嶽原野。
烽戍:烽火台和守邊營壘。古代邊疆告警,以烽燧為號,白天舉煙為“燧”,夜晚舉火為“烽”。戍,一本作“火”。

賞析

從體裁上看,這首詩屬於古體詩,從題材上看,這首詩屬於邊塞詩。

詩一開頭,便寫告急途中,軍使躍馬揚鞭,飛馳而來,一下子就把讀者的注意力緊緊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馬”“一揚鞭”的瞬息之間,“十裏”“五裏”的路程便風馳電掣般地一閃而過,以誇張的語言渲染了十萬火急的緊張氣氛,給人以極其鮮明而飛動的形象感受。這是兩個倒裝句,按一般的寫法是:一走馬十裏,一揚鞭五裏。但是這樣寫,一個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詩歌語言的正常節奏,讀起來拗口。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前後。當時王維以監察禦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參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幕府。

參考資料:
1、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