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
去年春天,在這戶人家裏,我看見那美麗的臉龐和桃花互相襯托,顯得分外紅潤。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隻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注釋
都:國都,指唐朝京城長安。
人麵:指姑娘的臉。第三句中“人麵”指代姑娘。
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笑:形容桃花盛開的樣子。
此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唐人孟棨《本事詩》和宋代《太平廣記》中記載: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後,在長安南郊偶遇一美麗少女,次年清明節重訪此女不遇,於是題寫此詩。這段記載頗具傳奇小說色彩,其真實性難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證。
全詩四句,這四句詩包含著一前一後兩個場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場麵。
詩的開頭兩句是追憶。“去年今日此門中”,點出時間和地點,寫得非常具體,足見這個時間和地點,在詩人心中留下了多麽深刻難忘的記憶。第二句是寫人,詩人拈出一個人們猶知的形象戶戶桃花,春風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豔麗,而“人麵”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紅豔,則“人麵”之美可以想見;再者,本來已經很美的“人麵”,在紅豔豔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顯得更加青春美貌,風韻襲人。
此詩及其本事很有傳奇色彩,歐陽予倩先生曾就這個故事寫了一出京劇《人麵桃花》。這首詩流傳甚廣,而且在以後的詩詞中也累見其痕跡。比如:“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麵知何處?”(晏幾道《禦街行》)再如:“縱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麵桃花在否?”(袁去華《瑞鶴仙》)從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它對後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後來人們用“人麵桃花”形容女子的麵容與桃花相輝映,後用於泛指所愛慕而不能再見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產生的悵惘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