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東山二首

[唐代] 李白 [简体]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
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雲。

標簽: 寫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東山我很久沒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種在洞旁的薔薇又開過幾次花?
環繞白雲堂的白雲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誰家?

我現在像謝安一樣攜領東山歌舞妓,長嘯一聲遠離世人。
我準備告訴東山的隱者們,為我打開蓬門,掃去三徑上的白雲。

注釋
施宿《會稽誌》:東山,在上虞縣西南四十五裏,晉太傅謝安所居也。一名謝安山,巍然特出於眾峰間,拱揖虧蔽,如鸞鶴飛舞,其巔有謝公調馬路,白雲、明月二堂遺址,千嶂林立,下視滄海,天水相接,蓋絕景也。下山出微徑,為國慶寺,乃太傅故宅。旁有薔薇洞,俗傳太傅攜妓女遊宴之所。
東山客:指隱者,即謝安。

鑒賞

東山上建有白雲堂和明月堂,所以詩裏那薔薇、那白雲、那明月,都不是信筆寫出的,而是切合東山之景,語帶雙關。李白的詩就有這樣的好處,即使在下筆時要受東山這樣一個特定地點的限製,要寫出東山的特點和風物,但成詩以後,仍顯得極其自然和隨意,毫無拘束之態。

李白向往東山,是由於仰慕謝安。這位在淝水之戰中吟嘯自若,似乎漫不經心地就擊敗苻堅百萬之眾於八公山下的傳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長期隱居東山。當匡扶晉室,建立殊勳,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計時,又曾一再辭退,打算歸老東山。所以,在李白看來,東山之隱,標誌著一種品格。它既表示對於權勢祿位無所眷戀,但又不妨在社稷蒼生需要的時候,出而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東山之隱,和謝安式的從政是相結合的。

創作背景

東山是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曾經隱居的地方。據施宿《會稽誌》載:東山位於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薔薇洞,相傳是謝安遊宴的地方;山上有謝安所建的白雲、明月二堂。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初在京待詔翰林時作。

參考資料:
1、餘恕誠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52-353
2、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7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