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 / 征怨

歲歲金河複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塚,萬裏黃河繞黑山。

標簽: 邊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年複一年戍守金河保衛玉關,日日夜夜都同馬鞭和戰刀作伴。
三月白雪紛紛揚揚遮蓋著昭君墓,滔滔黃河繞過黑山,又奔騰向前。

注釋
歲歲:年複一年,年年月月。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關:即甘肅玉門關。
朝(zhāo)朝:每天,日日夜夜。馬策:馬鞭。刀環:刀柄上的銅環,喻征戰事。
三春:春季的三個月或暮春,此處指暮春。青塚(zhǒng):西漢時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之南,當時被認為是遠離中原的一處極僻遠荒涼的地方。傳說塞外草白,惟獨昭君墓上草色發青,故稱青塚。

鑒賞

這是一首傳誦極廣的邊塞詩。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塚、黑山,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於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寫的是一個隸屬於單於都護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詩四句,一句一景,表麵上似乎不相連屬,實際上卻統一於“征人”的形象,都圍繞著一個“怨”字鋪開。

“歲歲金河複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意思是:年複一年,馳騁於邊塞關城之間;日複一日,橫刀躍馬,征戰殺伐。這兩句“歲歲”和“朝朝”相對,強調了戰爭的頻繁和生活的枯燥。又加以“複”和“與”字,把四個邊塞特有的事物聯係起來,使 人感覺這種單調的生活無盡無窮,其中自然透出了怨情。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公元766—779年間(唐代宗大曆年),當時吐蕃、回鶻多次侵擾唐朝邊境,唐朝西北邊境不甚安定,守邊戰士長期不得歸家。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塚、黑山,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於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是為表現一個隸屬於單於都護府的征人的怨情而作。

參考資料:
1、陳誌明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7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