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下賢

[唐代] 杜牧 [简体]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
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佩月如襟。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沈下賢所唱的詩,誰能夠和得上?他舊居已是雜草滿路青苔遍地形跡難尋了。
我在他家鄉小敷山下一夜的夢境裏,聽到溪水如佩環琤琮,看到月光如同他襟懷高潔。

注釋
沈下賢:沈亞之(781~832),字下賢,吳興(今浙江吳興縣)人。元和間進士,官至殿中侍禦史,後貶為南康尉。是著名文學家,工詩善文,尤長於傳奇小說。
斯人:這人,指沈下賢。清唱:指作詩。和:指和詩。
草徑:雜草叢生的小路。苔蕪:青苔遍地。不可尋:找不到,指沈下賢舊居遺跡。
小敷山:又叫福山,在湖州烏程縣西南二十裏,是沈下賢舊居所在地。

創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作者杜牧任湖州刺史,在經過沈下賢曾居住過的小敷山時有感而作此詩。沈亞之善作傳奇小說。他寫的傳奇,幽緲頑豔,富於神話色彩和詩的意境,在當時別具一格。李賀、杜牧、李商隱對他都很推重。故詩人杜牧作此詩以表達他對沈下賢的仰慕。

參考資料:
1、劉學鍇.唐詩名篇鑒賞:黃山書社,2008:223-224頁
2、楊春俏,吉新宏.中晚唐抒情詩選: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172頁
賞析

首句“斯人清唱何人和”,以空靈夭矯之筆詠歎而起。句中用一“清”字,使此詩意境的清迥拔俗與文辭的清新秀朗一齊寫出。全句亦讚亦歎,既盛讚沈下賢詩歌的格清調逸,舉世無與比肩;又深慨其不為流俗所重,並世難覓同調。

沈下賢一生沉淪下僚,落拓不遇。其生平事跡,早就不為人知。當杜牧來到沈下賢家鄉吳興的時候,其舊日的遺跡已不複存留。“草徑苔蕪不可尋”,這位“吳興才人”的舊居早已青苔遍地,雜草滿徑,淹沒在一片荒涼之中了。生前既如此落寞,身後又如此淒清,這實在是才士最大的悲哀,也是社會對他們最大的冷落。“清唱”既無人和,遺跡又不可尋,詩人的憑吊悲慨之意,景仰同情之感,充分地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