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樓懷歸

[宋代] 寇準 [简体]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遠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深樹語流鶯。
舊業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標簽: 思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無事登上高樓遠望,是一片廣袤無際的平野。
四野空空,隻見流水,不見渡者。隻有一隻小船整日停在岸邊。
黃昏時荒寂的村中炊煙縷縷,古寺深處黃鶯啼囀。
這些多像我遙遠而熟悉的故鄉啊,想到這裏,不由驚醒。

注釋
引望:遠望。
杳杳:深遠的意思。
斷靄:時有時無、忽聚忽散的煙氣。靄,輕煙。
流鶯:謂婉轉的鶯鳴。
舊業:祖上的基業,如房宅田地等。清渭:指渭水,源出甘肅鳥鼠山,橫貫陝西渭河平原,東至潼關入黃河。渭水清,古人多與流入渭河而水流渾濁的涇水對舉,稱清渭濁涇。寇準的家鄉在渭水北岸的下邽,他當時在湖北,所以有“遙清渭”的感歎。

賞析

首句“聊”字表明其並非因懷歸而登樓,而後由登樓見聞引發懷歸之情,進而進入沉思遐想,末句一“驚”字,生動地揭示了詩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驚覺的心理變化過程,蘊含著遊子對故鄉的依戀之情。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作者就說自己登上高樓,伸長了脖子,向遠處眺望,隻見到無盡的春水,漲滿了河中。這一聯氣勢很宏大,給下文發揮情感留下了充分的餘地。古人論詩強調起句要拉得開,壓得住,這首詩正做到了這一點。

“遠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俯察。詩人從平野盡頭收回視線,開始細細察著樓前底下有無別致的景色。原來在這片廣野中,竟橫臥著一條河流,水上還有一條渡船。不過,四野空曠無人,既不見渡者,連那船家也不知到哪去了。詩人不由好奇,便將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但是看了好半天,也不見有個入來,隻有那條孤零零的渡船橫轉在水裏飄啊悠的,詩人心裏琢磨著:看來這條渡船自清晨渡入後,就一整夭地被船家撂在這兒了。

創作背景

這首五言律詩,有人認為“當是萊公謫外時所作”(見王文濡編《曆代詩評注讀本》上冊),其實不然。它作於寇準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時期。大約是公元980年(太平興國五年),詩人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王辟之《澠水燕談錄》說:“萊公初及第,知歸州巴東縣”,司馬光《溫公續詩話》道:“年日一九進士及第,初知巴東縣,有詩雲:‘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王士禎《帶經堂詩話》卷十二引《蜀道驛程記》亦道:“公在巴東有‘野水、孤舟’之句為人傳誦”,另外葛立方《韻語陽秋》也有類似說法。此說當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