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獨遊雨岩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雲,人在行雲裏。
高歌誰和餘,空穀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標簽: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人在溪邊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藍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裏。藍天上有飄動的白雲,人正行走在那飄動的白雲裏。
我放聲高歌,誰來應和?隻聽空幽的山穀清音響起。那響聲不是來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聲悅耳無比。

注釋
雨岩:在江西永豐縣西南博山附近,岩中有泉水飛出,如風雨之聲。
行雲:雲彩流動。
和(hè):跟著唱
餘:我
空穀:深穀。《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穀。”
清音:指空穀中潺潺的流水聲。《淮南子·兵略訓》:“夫景不為曲物直,響不為清音濁。”晉·左思《招隱》:“未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非鬼亦非仙:蘇軾《夜泛西湖五絕》:“湖光非鬼亦非仙,風恬浪靜光滿川。

賞析

上片寫詞人遊覽雨岩見到的景色。第一句“溪邊照影行”,是點題,寫遊人;第二句“天在清溪底”,寫清溪和藍天;第三句“天上有行雲”,寫行雲;第四句“人在行雲裏”如同電影中的定格,總寫溪、人、雲,展示了水底的一個畫麵。作者在這裏所描寫的人、天、雲都不是實體,而是水中的倒影。清清的溪水,不但是雨岩的優美景色之一,而且也成了詞人攝取這張風景小照的膠卷。

遊人的身影、碧藍的天空、飄動的浮雲,都通過清清的溪水映現出來。“人在行雲裏”這樣神奇美妙的景象,真可謂巧奪天工,不但使描寫的景物高度集中,而且意境更為清新活潑,整個畫麵非常生動,所描寫的景物,全部處在變化之中,溪水自然是流動的,遊人漫步岸邊——“影行”,白雲飄轉空中——“行雲”,這就使畫麵充滿了動感,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罷官之後的帶湖閑居時期。在職期間,他積極籌措恢複中原大計,遭到主和派的排斥、打擊和嫉恨,被朝廷罷職閑居。抗戰理想不能實現,報國壯誌一籌莫展,因此,詩人感到苦悶和孤獨,便寫了這首詞來抒發胸中的悲憤。題目中的“獨遊”二字,已經透露出了這種意味。

參考資料:
1、楊慶存.《宋詞經典品讀》.北京:藍天出版社,20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