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天與秋光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嚐,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淒淒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氣反複變化,已是秋日風光,心情也漸漸變得悲傷,仔細觀察一下黃色菊花就知重陽節快到了。剛剛試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嚐了新釀成的綠蟻酒,在陰雨風涼的反複變化中,每刮一次風,下一次雨,天氣便漸次轉涼。
黃昏時刻的院落,總感覺冷冷清清,淒淒慘慘,酒醒過後往事湧上心頭,愁上加愁。怎麽能忍受這漫漫長夜,明月照在這空床之上。

聽著遠處的搗衣聲,稀微的蛩鳴聲,還有漫長的漏聲,感覺時光過的太慢了。

賞析

此詞隻冷雪盦本《漱玉詞》收入,他本皆未收,故屬存疑之作。

李清照婚後,丈夫名城曾離家遠行,她以《醉花陰.·重陽》寄給趙明誠,抒寫重陽佳節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渡後,趙明誠病故,她避亂漂泊,在一個 近重陽的時節,寫了這首《行香子》,表象他對逝去丈夫的緬懷及悲涼的心情。前者寫的是生離,後者寫的是死別。故 後者悲苦過之。 從藝術技巧之精湛上說,雖然不像《醉花陰·重陽》那樣引人注目,但它的確是一顆明珠瑰寶,在藝海的深處熠熠發光,絲毫沒能降低它的藝術價值。

作者爭議

關於作品的作者有兩個說法:一說是李清照,一說是無名氏。近代學者王學初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寫道:無名氏作,見《樂府雅詞拾遺》卷下(《全宋詞》失收)。 李文裿輯的《漱玉詞》誤作李清照詞。 上海《李清照集》雲:“此詞見《花草粹編》,除冷雪庵本《漱玉詞》(指李文裿輯《漱玉詞》)外,各本俱未收。”按傳世《花草粹編》兩種:一為明萬曆原刊十二卷本(有影印本),一為清金繩武活字印二十四卷本,此二本俱不做李清照詞。

看來絕大多數李清照的詞輯不收錄此詞,僅李文裿版《漱玉詞》收錄。近代學者也偏向於此詞非李清照所作。

創作背景

從《行香子》詞的詞意來看,當知此詞作於重陽節之前,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那時的菊花開、秋涼襲來無不揭示了時間背景。在城裏的一座院落中,一個獨居於此的人,在夢中醒來,無法安眠,隻有聽取砧聲、蟋蟀聲、更聲來打發時間。事件的描寫是一個獨守空房的婦女打發無聊的時光,整個題材屬於閨怨詞。

參考資料:
1、王傳臚.李清照疑詞辨真[A].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