縹緲紅妝照淺溪。薄雲疏雨不成泥。送君何處古台西。
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行人腸斷草淒迷。
譯文
隱約見到一個女郎的盛裝映照在淺淺的溪水中,天空雲氣稀薄,稀疏的小雨下個不停,路麵上泥濘倒也無多。送君地在何處?在戲馬台西。
幹涸的池沼已經漲滿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樹林深處傳來了黃鶯的啼鳴。行人斷腸之處,青草是那樣淒涼迷離。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五平韻。
縹緲(piāo miǎo):高遠隱約的樣子。紅妝:一說為隨行女仆,一說為彩雲。
君:指顏、梁。顏即顏複,宇長道,顏淵四十八世孫,賜進士出身,官至中書舍人兼國子監直講。《宋史》有傳。梁即梁先,字吉老,通經學,工小楷。蘇軾在徐州曾與二人交遊,並有詩。古台:即戲馬台。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全詞大半寫景,寫景卻栩栩如生,或視、或聽、或聲、或色,描繪一幅真切動人的送別場景,上片先寫在戲馬台西送別友人時的眼前景物,下片拓展意境,進一步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加深了依依惜別的情意。
寓情於景。這是這首詞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全詞大半篇幅寫景,有點潑墨如雲的勁頭。
上片先寫在戲馬台西送別友人時的眼前景物:遠處,隱約見到一個女郎的盛裝映照在淺淺的溪水之中,天空雲氣稀薄,零星小雨仍在下著,路麵上泥濘倒也無多。
據《東坡先生紀年錄》,朱孝臧定此詞為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作。石聲準著《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引傅藻《東坡紀年錄》:“元豐元年戊午十二月,送顏梁,作《浣溪沙》。”此詞沒有標注“送顏梁”的標題,但從內容看是一首送別詞,因此大約是“送顏梁”。且薛瑞生先生以詩集同年九月所作《次韻王鞏顏複同泛舟》等詩為證,並確定行者為顏複、梁先。不過就“秋水滿”“晚鶯啼”的描述看,時節應為秋天,而並非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