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孤山大孤山

[宋代] 陸遊 [简体]

八月一日,過烽火磯。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拋江過其下,嵌岩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亦與它石迥異。又有一石,不附山,傑然特起,高百餘尺,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裝屏風。是日風靜,舟行頗遲,又秋深潦縮,故得盡見。杜老所謂“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曆妙”也。

過澎浪磯、小孤山,二山東西相望。 小孤屬舒州宿鬆縣,有戍兵。凡江中獨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類,皆名天下,然峭拔秀麗皆不可與小孤比。自數十裏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幹雲霄,已非它山可擬,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萬變,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極於荒殘,若稍飾以樓觀亭榭,與江山相發揮,自當高出金山之上矣。廟在山之西麓,額曰“惠濟”,神曰“安濟夫人”。紹興初,張魏公自湖湘還,嚐加營葺,有碑載其事。又有別祠在澎浪磯,屬江州彭澤縣,三麵臨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勝。舟過磯,雖無風,亦浪湧,蓋以此得名也。昔人詩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傳者因謂小孤廟有彭郎像,澎浪廟有小姑像,實不然也。晚泊沙夾,距小孤一裏。微雨,複以小艇遊廟中,南望彭澤、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徙倚久之而歸。方立廟門,有俊鶻摶水禽,掠江東南去,甚可壯也。廟祝雲,山有棲鶻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裏,忽風雲騰湧,急係纜。俄複開霽,遂行。泛彭蠡口,四望無際,乃知太白“開帆入天鏡”之句為妙。始見廬山及大孤。大孤狀類西梁,雖不可擬小姑之秀麗,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大孤則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麵,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為南江,蓋江西路也。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南江則極清澈,合處如引繩,不相亂。晚抵江州。州治德化縣,即唐之潯陽縣,柴桑、栗裏,皆其地也;南唐為奉化軍節度,今為定江軍。岸土赤而壁立,東坡先生所謂“舟人指點岸如赬”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與江水亂。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間一日阻風不行,實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裏雲。

標簽: 抒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八月一日,(船)經過烽火磯。南朝以來,從武昌(今鄂城)到京口,依次設置了很多(報警的)烽火台,這座山應該是其中之一。從船上看山,隻是見到高聳的山峰罷了。等到拋錨停船後,(我)走過山下,(看到)裂縫的岩石和各式的洞穴,奇形怪狀,色彩光亮潤澤,也和別的石頭不大一樣。又有一塊巨石,與烽火磯不相連。高峻雄偉地拔地而起,高約一百多尺,有紅藤綠蔓蒙絡在它上麵,像寶石鑲嵌的屏風。

這一天,風平浪靜,船走得很慢,又因為深秋,江水較淺,所以能看到這裏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說的“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曆妙”。

創作背景

陸遊主張抗金,恢複中原,被罷官。宋孝宗幹道五年(1169),起用為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第二年閏五月,他由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發,至十月二十七日抵達任所。途中以日記紀行,集成日記體遊記《入蜀記》。本篇是作者路過小孤山和大孤山時所寫的兩則日記。

賞析

本文是遊記,寫山川景物形象,並在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情趣和韻味。作者船行於長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所見所遊,非止一處,為避免重複單調,需要用精彩的變化的筆墨,抓住各處景物特征進行描繪。

文中寫烽火磯“嵌岩竇穴,怪奇萬狀,色澤瑩潤”,寫峭石’‘傑然特起”.“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裝屏風”,寫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幹雲霄”,寫澎浪磯“雖無風,亦浪湧,蓋以此得名”,寫大孤山“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麵”,隻寥寥幾筆就描繪出鮮明獨特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