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偶成

[宋代] 張栻 [简体]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標簽: 春天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年終時候春回大地,冰霜漸漸減少,春天到來草木是最先知曉。
隻覺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機盎然,東風吹來水麵綠波蕩搖。

注釋
立春:陽氣回蘇的開頭,也是一年的最後月份。代表著春季的開始。偶成,即偶有所感而成。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黃帝命伶倫斷竹為筒(後人也用金屬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氣。陽六為律,即黃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六為呂,即大呂、夾鍾、仲呂、林鍾、南呂、應鍾。農曆十二月屬呂,正月屬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與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賞析

這是一首節令詩。作者描寫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春日圖景,表現出對欣欣向榮之景的渴望。首句寫立春時刻冰雪消融,次句以擬人手法寫樹木感覺到春天的氣息。後兩句是詩人的想象,詩人仿佛看到眼前處處春風明媚,碧波蕩漾。這首詩語句活潑,富有動感。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寫立春節氣到來時的景象:冰霜漸漸融化,暖氣漸漸回生,冬眠的小動物蠢蠢欲動,花草樹木都感覺到了春的信息,萬物仿佛從沉睡中睜開了朦朧的眼睛,看著時令的更新,考慮著迎接新春的到來。“冰霜少”,透露出立春以後天氣逐漸暖和。“草木知”,透露出冬眠的蟄蟲將要蘇醒,草木將要萌發抽芽。

創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有感而作的南方立春日感懷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是四川人,立春之時,北方仍是冰天雪地,南方已是冰霜稀少,草木發青,略見春意了,風也暖了,水也綠了。

參考資料:
1、薛晴.四季古詩選譯.廣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04月第1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