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

[唐代] 李白 [简体]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隻有 一作:唯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中群鳥一隻隻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飄走。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隻有這敬亭山了。

注釋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盡:沒有了。
孤雲: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雲獨無依”的句子。
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閑:形容雲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雲彩飄來飄去。
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
厭:滿足。

賞析

此詩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盡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際的感覺。

閑,主要是為了表達閑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閑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閑適。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為了寫作者此刻獨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遊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創作背景

詹鍈《李白詩文係年》係此詩於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並認為與《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為前後之作。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這首詩寫於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詩稿中並沒有注明,而認為這首詩寫於天寶十二載隻是後人推測所得出的結論。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