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
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裏清。
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譯文
這裏是六個王朝的國都,三吳中秀麗的京城。
賢人就應委以重任,天子也要借助你的高名。
汪洋大海寧靜了一邊,長江萬裏得到了澄清。
你也許還須救趙良策,不要遺棄我這個侯嬴。
注釋
升州:唐州名,幹元元年(758)改江寧郡置,上元二年(761)廢,治所在今江蘇南京。王忠臣:事跡不詳。使君:即刺史。
六代:指吳、晉、宋、齊、梁、陳,六朝均建都金陵。國:此指天子之所都。
三吳:《水經注》以吳郡(今蘇州)、吳興(今浙江湖州)、會稽(今浙江紹興)為三吳。《元和郡縣誌》則以吳郡、吳興、丹陽(今江蘇鎮江)為三吳。說法不一。
重寄:重大的托付,猶重任。
巨海:大海。
這首詩的首聯,入手擒題,盛讚昇州。上句從縱的時間方麵著眼,說這裏是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的故都,讓讀者想見其曆史悠久,文化燦爛。下句從橫的空間方麵落筆,說這裏是“三吳”地區的一座美麗的城市,讓讀者想見其江山多嬌,物華天寶。丹陽郡為三國時吳所移置,治建業,故址在今南京市東南,亦即在詩人李白寫此詩時的昇州。上下兩句,一縱一橫,氣勢宏偉,含蓋多廣。
雖然這一聯本於謝朓《入朝曲》的“江南佳麗地,六代帝王州”,但顛倒句序,使其落腳點在地更突出,而改“江南”為“三吳”,改“地”為“城”,改“州”為“國”,則有更工整、更確切的效應。如此為我所用,青勝於藍,實非因襲陳言者可望其項背。
此詩約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詩人李白因從永王李璘事,唐肅宗幹元元年(758)被流夜郎。次年三月遇赦得釋,從此開始了他晚年飄泊東南,寄人籬下的淒涼生活。這首詩便是這一階段中的上元二年(761)秋,客遊昇州時贈給當地官僚王忠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