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早春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複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風吹散雲霧,驟雨初歇,天氣剛剛放晴,陽光重新照在湖麵上溫暖又明快。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新生的綠蘋,整整齊齊鋪滿了水麵。
白雁身上雨水未幹翅膀沉重,隻得低空飛行;黃鸝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
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漸漸的體弱多病我的興致也減少了。

注釋
南湖:彭蠡湖,即鄱陽湖。《太平寰宇記·江州》:“彭蠡湖在(德化)縣東南,與都昌縣分界。”湛方生《帆入南湖詩》:“彭蠡紀三江,廬嶽主眾阜。"
早春:初春。
風回:春風返回大地。
雲斷:雲被風吹散。
返照:陽光重新照射。
亂:繁多。意為漫山遍野都閃現著。
碎紅:杏花花苞剛剛綻開露出點點紅色。
發:開花。
水蘋:水上浮蘋。
翅低:飛得很低。
白雁:湖邊的白鷗。

鑒賞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寫南湖早春明媚動人的景物,最後兩句顯示出作者遭到貶謫後消沉鬱悶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豔,水蘋爭綠,白雁低飛,黃鸝語澀幾個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進行了突出的描繪。大雨剛過,地麵和湖上經過雨水的衝洗,嫵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時節,尚有冷氣襲人,而陽光返照,不僅景色秀麗,複有溫暖明快之感;山杏發,水蘋生,欣欣向榮,紅綠相映,色彩對比鮮明,是早春時節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這幅畫中不可缺少的點綴。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當時作者已經被貶謫為江州司馬。因而詩中在寫出美好春景的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貶官遠方的抑鬱心情。

參考資料:
1、郭傑.《中國曆代名家流派詩傳·元白詩傳(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59
2、於立文.《四庫全書·集部》.北京: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7:1498
賞析

詩的前六句描繪了一幅清新美麗的春景圖。

蘇軾評論王維的山水詩,以為“詩中有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