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麵、側麵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不同的樣子。
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麵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麵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麵西麵看.
側:側麵。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麵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於。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裏牆壁上的。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說的是遊人從遠處、近處、高處、地處等不同角度觀察廬山麵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觀感的。有時你看到到是起伏連綿的山嶺,有時你看到的是高聳入雲端的山峰。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麵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隻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麵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遊曆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蘇軾於公元1084年(神宗元豐七年)五月間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幹首廬山記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