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唐代] 岑參 [简体]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裏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標簽: 月亮,友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彎彎的月兒升起懸掛在涼州城頭,皎潔的月光照亮整個涼州。
涼州方圓七裏住著數十萬人家,這裏的胡人半數懂得彈琵琶。
一首的琵琶曲令人肝腸欲斷,隻覺得風聲蕭蕭,長夜漫漫。
河西幕府裏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別以來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門樓前又見到秋草,哪能互相看著在貧賤中老下去呢?
人生一世能有幾回開懷大笑,今日相逢鬥酒人人必須痛飲醉倒。

注釋
涼州:唐朝河西節度府所在地,治所在今甘肅武威。館:客舍。判官:唐代節度使、觀察使下的屬官。
涼州:一作“梁州”。
裏:一作“城”。

賞析

這首詩中所說的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唐河西節度府設於此地。館,客舍。從“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等詩句看,岑參此時在涼州作客。涼州河西節度使幕府中,詩人有許多老朋友,常歡聚夜飲。

此詩寫作者赴北庭途經涼州在河西節度府作客,與老朋友歡聚宴飲的景況,同時寫到了涼州的邊境風格及民俗風情。全詩格調豪邁樂觀,尤其把夜宴寫得興會淋漓,充滿了盛唐的時代氣象。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首先出現的是城頭彎彎的明月。然後隨著明月升高,銀光鋪瀉,出現了月光照耀下的涼州城。首句“月出”,指月亮從地平線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頭上繼續升高。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載)。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哥舒翰任河西節度使,其僚屬如高適、嚴武等也與岑參是老熟人,所以當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岑參赴北庭途經涼州時,就有很多老朋友前來迎送,常歡聚夜飲。此詩寫的就是與河西幕府的老同事們的一次歡聚夜飲。

參考資料:
1、謝楚發.高適岑參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95-196
2、餘恕誠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