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標簽: 秋天,寫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天的夜晚帶著陣陣寒意,隻有我一個老頭安寧自在的在家。
熄燈之後遲遲才躺下睡覺,在秋雨聲中漸漸進入夢鄉。
烘瓶裏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不得不起床加點火烘烤被子。
早上天空晴朗,但寒氣未消不想起床,隻看到秋雨把霜葉打落得到處都是。

注釋
三秋:指秋季。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合稱三秋。
安閑:安寧清閑,安寧自在的樣子。
宿(xiǔ):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曉:拂曉,天剛亮的時候。
階:台階。

賞析

此詩抓住特定環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細致的描寫,成功地刻畫出一個安適閑淡的老翁形象。前半部分從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寢情況刻畫他的性格,後半部分進一步描繪老翁睡醒之後的情況。全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懶、生活上孤寂閑散的狀況。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詩人用氣候環境給予人的“涼冷”感覺來形容深秋之夜,這就給整首詩抹上了深秋的基調。未見風雨,尚且如此涼冷,加上秋風秋雨的襲擊,自然使詩人更感到寒氣逼人。運用這種襯疊手法能充分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增強詩的感染力。次句點明人物。“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欲的形象。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公元832年(唐文宗大和六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詩人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

參考資料:
1、宛新彬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9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