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譯文
聽那隆隆的雷聲,在南山的陽坡震撼。怎麽這時候離家出走?實在不敢有少許悠閑。勤奮有為的君子,歸來吧,歸來吧!
聽那隆隆的雷聲,在南山的邊上響起。怎麽這時候離家出走?實在不敢有片刻休息。勤奮有為的君子.歸來吧,歸來吧!
聽那隆隆的雷聲,在南山的腳下轟鳴。怎麽這時候離家出走?實在不敢有一會暫停。勤奮有為的君子,歸來吧,歸來吧!
注釋
殷:聲也。
雷:喻車聲
遑:閑暇
殷其雷.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
題解:婦人盼望遠役丈夫早早歸來
此詩誤處在“遑”,遑即是慌張而走、慌張。引申為惶恐,慌張之意。沒有閑暇的意思,而論說“遑”有閑暇的意思是出於《玉篇》。非也。本詩用雷聲起興,是有深意的,欲用上天之意的雷聲驚醒“君子”。或許是君王出遊,官僚諫王之意也。本詩字麵意思試解如下: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殷殷的雷聲,在南山之陽想起了。”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怎麽能夠違背上天的意思呢?是不是慌張了?”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雷聲震撼君子你了吧,回來吧,回來吧”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殷殷的雷聲,在南山之側響起了。”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怎麽能夠違背上天的意思呢?不也是在惶恐中不敢休息嗎?”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雷聲震撼君子你了吧,回來吧,回來吧”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殷殷的雷聲,在南山之側響起了。”
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怎麽能夠違背上天的意思呢?不是處於惶恐之中了吧?”
《毛詩序》關於此詩的主題,不僅今文學派的三家無異議,而且後來的解詩者也無大的爭論。雖然所思念的對象不必如《毛詩序》之泥定為“大夫”,但從詩中所稱“君子”來看,則這位行役在外者當是統治階級中人,不可能是平民百姓。
據毛傳與鄭箋,前一“斯”字指君子,後一“斯”字指此地。朱熹承襲此說,釋為:“何此君子獨去此而不敢少暇乎?”(《詩集傳》)而嚴粲釋雲:“言殷然之雷聲,在彼南山之南。何為此時速去此所乎?”(《詩緝》)從上下文看,後一種說法更為順理成章。感歎之後,女主人公又轉念為丈夫設身處地著想:隻因為了公事,才不敢稍事休息。想到丈夫一心為公事奔忙,故而接下去才有“振振君子”的讚歎。毛傳與鄭箋均釋“振振”為信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