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賞析

此詩抒寫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簽訂《馬關條約》之往事時的哀痛心情,表達了作者盼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全詩語句警拔,撼人心魄,鮮明地體現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春愁難遣強看山”,貌似平淡,其實蘊含的情感特別豐富。這一句詩中,作者化用的或許正是唐代詩人杜甫《春望》的詩意:“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寫的是安史之亂時,春天依舊,山水依舊,但國家支離破碎,人民流離失所。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草綠林青,百花爭豔,連春山也顯得格外嫵媚。而此時的丘逢甲卻再也沒有閑情逸致去欣賞春景。為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強迫自己打起精神去“看山”。一個“愁”字寫出了詩人無時無刻不在為國事擔憂愁悶。但“看山”也並沒有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登高眺遠,那讓他心驚的揮之不去的往事此時又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作者禁不住悲情滿懷、愴然淚下。

“往事驚心淚欲潸”,道出了起句中“強”字的答案,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句也直接化用其中。杜甫詩意是,連花也為國家的動蕩不安而傷心落淚,鳥也為人民的痛苦而驚心動魄。無情的花草禽鳥都為時局黯然神傷,詩人內心的痛苦自然不須多說。“往事驚心淚欲潸”,一方麵渲染了“春愁”的分量,另一方麵又暗中懸疑,欲露又止,將吐還吞。如果說詩的前兩句還沒有點明春愁的具體內容的話,那正是詩人為後兩句蓄勢,為後麵感情的噴湧而出作渲染。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這兩句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灣被割讓時,四百萬台灣人民同聲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作者始終未能忘記前一年春天發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灣本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作者生於斯、長於斯,想不到滿清政府竟將台灣同胞世代生息的故園割讓給了日本。這是對台灣人民的無恥出賣,也是台灣人民的奇恥大辱,是一部驚心動魄的慘劇。

作者格外地標明時間——“去年今日”,就是由於這個日子對於他以及四百萬台灣民眾來說都是刻骨銘心的;“同一哭”道出了全體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這是他們心底裏發出的血淚呼喊,也是他們滿腔愛國激情的強烈迸發。這一催人淚下的情景生動地表明了全體台灣人民是熱愛祖國的,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前兩句的蓄勢,後兩句才一縱到底,略無滯礙,給人以強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詩的後兩句也解釋了前兩句傷情的原因。“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吳喬《圍爐詩話》)。當時作者被迫離開故鄉,看見大陸的春山,聯想起故鄉台灣的青山綠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觸景傷懷。春愁難遣,看山落淚,正表現了作者對祖國和故鄉山水的熱愛。

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但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主要是由於作者與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愛憎,淚灑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詩雖然隻有短短二十八字,卻真實而強烈地表達了全體國人的共同情感和心聲,包含著作者愛國愛鄉,盼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感人至深,因而成為傳誦一時的名篇。

參考資料:
1、夏國榮.憂國懷鄉 動人心魄——丘逢甲《春愁》賞析[J].語文天地, 2004(8):12-12

原文《春愁》

[清代] 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