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船行》賞析

《捉船行》這首詩,反映了地方官吏在江南水鄉借口軍運,四處捉船、橫加勒索、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

詩分前後兩個部分,共五層:第一層寫官差捉船,第二層寫吏役如虎,第三層寫篙師斂錢買行,第四層寫勒索樣之多,第五層寫官舫停泊碼頭。

“官差捉船為載兵”,詩首句即點明捉船的因由,原來是“載兵”去鎮壓抗清武裝,暴虐不仁之舉更是為的殘民以逞之行。“捉”字,與“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中“捉”,用法相同,寫足了官差的橫行,政治的黑暗。“為載兵”,點明了捉船目的,同時,也反映出清朝統治者調遣軍隊、鎮壓抗清鬥爭的罪惡行徑。接著,就大船、中船、小船分別言之:大船買脫,中船潛避,小船無知,則被捉住。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句中“且”字,表明蘆港潛避,是暫時的,終歸逃脫不了吏役的魔掌。這就告訴人們:大船、中船、小船都在魚肉之列。這一層是總述。

以下三層,具體寫吏役如虎、橫加勒索的情景:先寫府裏征用船隻的文書下達後,吏役火速般地下村捉船敲詐勒索,村人窮得衣不蔽體,哪裏會有錢供他們敲詐,隻能忍受著鞭杖之苦。“快”“進”“急”,形容吏役聞風而動,爭先恐後之狀。“露肘”,見出村人窮困至極。“背似土牛”,用了一個典故。《魏書·甄琛傳》:“趙修小人,背似土牛,殊耐鞭杖。”“土牛”,古時迎春用的土製春牛,以鞭捶打,謂之鞭春。此處用以比喻吏役象鞭捶土製春牛一樣鞭打村人。接下去,寫村人苦哀求,而吏役氣勢洶洶,往來船隻,也隻好送錢買放。“前頭船見不敢行”,從側麵顯示出“吏如虎”不送錢,將被捉去。再下去,寫勒索名目繁多,花樣翻新。“仍”“另”表明除了查點錢,還有“常行費”與“門攤”,因而“船戶家家壞十千”。在這三層裏,既有對吏役的鞭撻,又有對聚斂的抨擊,更有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尤其可貴的是:詩人把官吏比作吃人的老虎,把村人比作耐鞭的土牛,其內在含意更深遠了

“君不見”三字,盛唐詩歌行體多用之,或以領起下文,或以推開意境意思都比較虛,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杜甫《兵車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高適《燕歌行》)等。此處則是用以表轉折,由第一部分寫私船慘遭勒索,轉入第二部分寫官舫逍遇自在:“官舫嵬峨無用處,打鼓插旗馬頭住”“嵬峨”,形容官舫雄偉高大,氣勢非凡,暗含貶意。這些嵬峨的官舫,插上官家旗幟誰也奈何不得,終日停泊碼頭,無所事事、惟尋歡作樂而已。

這首詩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對比。運用對比,來揭露社會現實中種種矛盾,特別是揭露勞動人民與封建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是最得力不過的了。詩歌以絕大篇幅描寫官吏如,船戶遭殃,最後筆鋒一轉,描寫官舫無用處,打鼓插旗,這就形成了鮮明對比,而且由於結尾處用了“嵬峨”“無用處”“打鼓插旗”等詞語,對比的效果,更加顯著。這種對比手法,在古典詩歌中,源遠流長,可以上溯到《詩經·小雅》中“或燕燕居息,或盡癢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北山》)等。白居易是善於用對比的,有農民“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與統治者“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重賦》)的對比,還有“紅樓富家女”與“綠窗貧家女”(《議婚》)的對比,等等;而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懷五百字》),更是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由此可以看出吳偉業詩法盛唐和元白之一斑。

參考資料:
1、張秉戍,蕭哲庵主編. 清詩鑒賞辭典[M]. 重慶:重慶出版社, 1992.12.第42-43頁
2、河南大學編.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講析[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01.第520-521頁

原文《捉船行》

[清代] 吳偉業

官差捉船為載兵,大船買脫中船行。
中船蘆港且潛避,小船無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槳追風搖急櫓。
村人露肘捉頭來,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辭船小要何用,爭執洶洶路人擁。
前頭船見不敢行,曉事篙題斂錢送。
船戶家家壞十千,官司查點侯如年。
發回仍索常行費,另派門攤雲雇船。
君不見,官舫嵬峨無用處,打彭插旗馬頭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