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秦王掃六合》賞析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鑒賞此詩:

第一種,是從唐詩賞析的角度:

戰國末期,秦國最為強盛,所以其他六國就聽從蘇秦的計謀合縱,簡稱六合。所謂秦王掃六合就是秦國滅六國。六合指的是齊、楚、燕、韓、趙、魏六個諸侯國。

此詩前段從篇首至“騁望琅邪台”,頌揚秦王之雄才大略和統一業績。

頭四句極力渲染秦始皇消滅六國平定天下的威風。不言平定四海,而言“掃”空“六合”(包天地四方而言之),首先就張揚了秦王之赫赫聲威。再用“虎視”形容其勃勃雄姿,更覺咄咄逼人。起二句便有“猛虎攫人之勢”。緊接著寫統一天下的具體情事,也就有如破竹了。三句“浮雲”象征當時天下混亂陰暗的局麵,而秦王拔劍一揮,則寰區大定,一人“決”字,顯得何其果斷,有快刀斬亂麻之感。於是乎天下諸侯皆西來臣屬於秦了。由於字字擲地有力,句句語氣飽滿,不待下兩句讚揚,讚揚之意已溢於言表。“明斷”句一作“雄圖發英斷”,但不管“明斷”、“英斷”也好,“雄圖”、“天啟”、“大略”也好,總算把對政治家的最高讚詞都用上了。詩篇至此,一揚再揚,預為後段的轉折蓄勢。緊接“收兵”二句寫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所采取的鞏固政權兩大措施,亦是張揚氣派。一是收集天下民間兵器,熔鑄為十二金人,消除反抗力量,使“天下莫予毒也已”,於是秦和東方交通的咽喉函穀關便可敞開了。二是於琅邪台、會稽山等處刻石頌秦功德,為維護統一作輿論宣傳。“會稽嶺”和“琅邪台”一南一北,相距數千裏,詩人緊接寫來,有如信步戶庭之間。“騁望“二字形象生動地展示出秦王當時誌盈意滿的氣概。秦之統一措施甚多,擇其要者,則綱舉目張,敘得簡勁豪邁。對秦王的歌頌至此臻極,然而物極必反,這猶如賈誼《過秦論》的開篇,真是轟轟烈烈,使後來的反跌之筆更見有力。

後段十二句,根據曆史事實進行生動藝術描寫,諷刺了秦王驕奢淫侈及妄想長生的荒唐行為。先揭發其驪山修墓奢靡之事。公元前212年,即秦始皇即王位第三十五年,發宮刑罪犯七十多萬人建阿房宮和驪山墓,揮霍恣肆,窮極民力。再揭發其海上求仙的愚妄之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齊人徐芾說海上有蓬萊等三神山,上有仙人及不死之藥,於是始皇遣徐芾帶童男女數千人入海追求,數年無結果。此即“采不死藥”事。“茫然使心哀”是擔心貪欲未必能滿足的恐懼和空虛。這四句對於前段,筆鋒陡轉,真如駿馬駐坡。寫始皇既期不死又築高陵,揭示出其自私、矛盾、欲令智昏的內心世界。但詩人並沒有就此草草終篇,在寫其求仙最終破產之前,又掀起一個波瀾。據史載徐芾詐稱求藥不得,是因海中有大魚阻礙之故,於是始皇派人運著連續發射的強弩沿海射魚,在今山東煙台附近海麵射死一條鯨。此節文字運用浪漫想象與高度誇張手法,把獵鯨場麵寫得光怪陸離,有聲有色,驚險奇幻:赫然浮現海麵上的長鯨,驟然看來好似一尊山嶽,它噴射水柱時水波激揚,雲霧彌漫,聲如雷霆,它鬐鬣張開時竟遮蔽了青天。詩人這樣寫,不但使詩篇增添了一種驚險奇幻的神秘色彩,也是製造希望的假象,為篇終致命的一跌作勢。長鯨征服了,不死之藥總可求到吧。結果不然,此後不久,始皇就在巡行途中病死。“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這是最後的反跌之筆,使九霄雲上的秦王跌到地底,真是驚心動魄,以此二句收束築陵、求仙事,筆力陡健,而口吻冷雋。想當初那樣“明斷”的英主,竟會一再被方士欺騙,仙人沒做成,隻留下一堆寒冷的骨灰,而“徐芾載秦女,樓船幾時回?”讓方士大討其便宜。曆史的嘲弄是多麽無情啊。

此詩雖屬詠史,但並不僅僅為秦始皇而發。唐玄宗和秦始皇就頗相類似:兩人都曾勵精圖治,而後來又變得驕侈無度,最後迷信方士妄求長生。據《資治通鑒》載:“(玄宗)尊道教,慕長生,故所在爭言符瑞,群臣表賀無虛月。”這種蠢舉,結果必然是貽害於國家。可見李白此詩是有感而發的。全詩史實與誇張、想象結合,敘事與議論、抒情結合,欲抑故揚,跌宕生姿,既有批判現實精神又有浪漫奔放激情,是李白《古風》中的力作。

第二種,是從明史的角度:

從明史分析的角度看,有人認為,此詩不僅僅預言明亡,連前後的國運都預言到了。這類觀點指出:前四句“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是概括秦漢以來中國曆代大一統王朝的豐功偉績。再四句“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穀正東開。”是講明朝衰亡,清兵入關。(第一句明熹宗朱由校的年號,第二句是指清太祖太宗,省略主語,第三句是指明朝鎮壓農民起義,導致金人坐大,鑄通助。第四句是指山海關打開,清兵入關,明朝亡國)。其後六句“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是講清朝征服明朝後的惡行。(會稽代指江南,江南反清很嚴重,琅琊代指孔聖人的故鄉,指中華正統,都被屈服。而“刑徒七十萬”,暗指清代大興文字獄)。又四句“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是隱喻西方人的艦隊強大,鴉片戰爭中打開國門。(額鼻代指蠻族,因為蠻族喜歡在額頭和鼻子上刺青)。接著的四句“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是講中國海權的喪失,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蓬萊此處代指扶桑日本,幾時回就是說日本人的艦隊終於打回來了)。最後兩句“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講的是秦始皇陵被發現,和第一句相呼應。

對第二種解讀,筆者在不得不佩服其想象力、附會力的同時,實在不敢恭維。畢竟,個中的曲解比比皆是。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明朝滅亡自天啟年間的說法毫無道理。理由有二:

一是有人說,明之亡,始於黨爭,黨爭最酷烈之時,莫甚於天啟年間,由於天啟的放任,邪黨與魏忠賢互相勾結,假天啟狐假虎威,在東林黨和邪黨的黨爭中,君子道消,小人道長。筆者認為,士大夫與皇權的矛盾激烈、統治者與民眾的矛盾激化等等,也都是明朝根基受到很大衝擊的原因。

二是查證天啟年間前後這段曆史,我們可以發現:“1627年,也就是天啟皇帝朱由校在位的最後一年,陝北白水縣農民王二率領數百農民殺死知縣張鬥耀,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之後第三年,傑出的農民領袖李自成也加入了農民起義軍的行列,很快成為名震一時的“闖王”,1644年3月17日,起義軍包圍了明朝都城北平,19日,李自成軍隊進入北平,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今景山)的一棵樹上。統治中國276年之久的明王朝,終於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革命推翻了。”

表麵上看,明王朝是在1644年才正式滅亡的,但是,這樣一個帝國的覆滅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無謂黨爭、內部腐化、後金崛起等也是關鍵的原因。因此,把1627年,農民起義開始,作為明代統治出現斷層的一個標誌也是可信的。

所以,若是由1627年往上推九個世紀,詩仙李白的預言與曆史事實兩相校正,其誤差範圍竟隻有驚人的7年,很是神奇。

參考資料:
1、《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02-203頁

原文《古風·秦王掃六合》

[唐代] 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穀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